河阴之变的前奏:河北乱成了一锅粥,山西人民会没有一点想法吗?

发布时间:2025-07-08 16:29  浏览量:1

525年八月,刚进入河北的六镇乱军被河北的繁华给刺激到了,杜洛周再次号召兄弟们自己的幸福自己争取。

此时尚未撤离的北方平叛总司令元深,因为之前被朝廷驳回了自己的安置方案,担心自己的情敌元徽继续给自己使绊子,于是赶紧请求回洛阳。

洛阳方面表示同意,你不掌握军权,我就更放心了,于是便安排左卫将军杨津代元深为北道大都督。

等到526年正月,鲜于修礼也举旗造反了,随后率军向中山进发,州兵抵挡不住,此时接班的杨津到了灵丘,听说定州已经情况危急便领兵救援一路杀进了州城。

杨津至灵丘,闻定州危迫,引兵救之,入据州城

这次交战中,有一个事情是必须要讲一下的。那就是宇文泰的老爹宇文肱想跟着鲜于修礼发财,主动去入股乱军,结果在路上被官军围剿,宇文肱和宇文泰的二哥宇文连(宇文泰的大哥牺牲在怀朔镇)都战死了。

鲜于修礼起日,吾之阖家大小,先在博陵郡住。相将欲向左人城,行至唐河之北,被定州官军打败。汝祖及二叔,时俱战亡

为啥一定要给大家介绍这个事情呢?因为宇文肱这个家族实在太牛逼了,个个能打。宇文肱和老大、老二都死了,临时把家族扛在肩膀上的老三宇文洛生(宇文泰是老四)后来也成了葛荣的渔阳王,还是武川系的战力担当。这么猛的家族,不提前下线几个猛男,它会很容易因为冒头太快,最后成为北境一哥尔朱荣的重点打击对象,会被连根拔除的。

乃以洛生为渔阳王,仍领德皇帝余众。时人皆呼为洛生王。洛生善抚将士,帐下多骁勇。至于攻战,莫有当其锋者,是以克获常冠诸军

大家千万别盲目相信张爱玲小姐说的“出名要趁早”哈!出名但不会成为出头鸟,可以趁早;但在自身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就抢当出头鸟,那就是别人的靶子。

宇文泰三哥宇文洛生后面是因为威望太高被尔朱荣给杀掉了,大家去想一想,要是宇文肱和宇文连还继续活着,宇文家会是什么结局?宇文泰想苟全性命都是不可能的。

鲜于修礼起事后,北魏任命扬州刺史长孙稚为大都督北讨诸军事,让他与河间王元琛共同讨贼。这属于增派二路军。

这件事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多了一股乱军,增派一路平乱部队,很正常。不正常的是北魏那神鬼莫测的人事任命。长孙稚和元琛本来就不对付,原本就不该安排在一起共事。但既然已经这么安排了,也就算了,然后等部队到邺城的时候,北魏朝廷又让元深替代长孙稚成为总司令。结果弄得长孙稚上书抗议。抗议还无效。反正军国大事在这个时候的北魏,就跟过家家游戏一样的。

长孙稚行至邺,诏解大都督,以河间王琛代之。稚上言:“与琛同在淮南,琛败臣全,遂成私隙,今难以受其节度。”魏朝不听

这么一闹之后,元深和长孙稚就彻底闹翻了,部队行至呼沱河时,长孙稚消极抗战,元深就逼着他主动出击,最后被鲜于修礼在五鹿打得溃不成军,元琛还见死不救。然后,两人全部被免。

前至呼沱,稚未欲战,琛不从。鲜于礼邀击稚于五鹿,琛不赴救,稚军大败,稚、琛并坐除名

鲜于修礼借机声势大振。

胡太后随后又任命老贪污犯元雍为大司马,再度起复了元深为大都督讨鲜于修礼,以章武王元融为左都督,裴衍为右都督,并受元深节度。

南边过家家一样地闹着玩,燕州刺史崔秉在杜洛周他们的攻击下顶不住了,率众弃城投奔了定州。

河北沦陷一州之后,山西那边也开始局部崩盘了,守平城的元纂被自云中而来的鲜于阿胡流民军攻破,元纂奔冀州。

为啥要突然介绍平城的情况呢?因为平城有一股即将影响天下格局的势力,那就是当初从怀朔镇直接去投奔元深的由贺拔胜三兄弟领衔的武川小分队。

贺拔兄弟跟了元深之后,相当受重用,贺拔胜更是在这期间进步成了统军,加伏波将军,随后哥仨隶属元纂镇恒州。按理说,有这哥仨在平城,平城是很难丢的。平城沦陷主要是因为出了内奸。

时有鲜于阿胡拥朔州流民,南下为寇。恒州城中人乃潜与谋,以城应之

平城沦陷之后,贺拔三兄弟对前路的选择再一次有了调整,以前的元深和如今的元纂都靠不住呀,北魏的高层除了内斗啥也不行,还是尔朱荣那样的地方实力派靠得住一些,所以便选择去了秀荣。

尔朱荣为什么这么招人稀罕呢?因为人家能平事呀,走到哪里,哪里就必须消停下去!

是时,北镇纷乱,所在峰起,六镇荡然,无复蕃捍,惟荣当职路冲,招聚散亡

也正是因为尔朱荣这个山西救火队长指哪打哪,所以他的官职也一路进步到了使持节、安北将军、都督恒朔讨虏诸军、假抚军将军,进封博陵郡公,增邑五百户。

这个时候的尔朱荣已经强悍到什么地步呢?他路过肆州的治所九原(忻州)时,肆州刺史闭门不纳,尔朱荣脾气来了就直接武装攻城,然后自行安排其从叔尔朱羽生为肆州刺史。北魏朝廷对尔朱荣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屁都不敢放一个。

时荣率众至肆州,刺史尉庆宾畏恶之,闭城不纳。荣怒,攻拔之,乃署其从叔羽生为刺史,执庆宾于秀容。自是荣兵威渐盛,朝廷亦不能罪责也

贺拔三兄弟也正是在肆州全部聚集到尔朱荣帐下的。因为平城陷落时,哥仨其实是走散了的,贺拔允和贺拔岳投奔了尔朱荣,贺拔胜投奔了肆州。尔朱荣攻克肆州后得到了贺拔胜大喜道:有了你们兄弟天下何愁不平定!

初,贺拔允及弟胜、岳从元纂在恒州,平城之陷也,允兄弟相失;岳奔尔朱荣,胜奔肆州。荣克肆州,得胜,大喜曰:得卿兄弟,天下不足平也!

大家千万别说什么尔朱荣目中无人哈,人家不把你北魏朝廷放在眼里,那是因为你北魏朝廷活该被人看不起。人家对贺拔三兄弟是啥态度?所以我们都要明白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要想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重,首先就是要学会自我强大。不然都是逢场作戏!

贺拔三兄弟自此进入了尔朱荣的核心参谋部,武川镇和怀朔镇的原当地中上层势力也在尔朱荣合流了。

八月二十七,鲜于修礼被为混入队伍的北魏宗室元洪业所杀,随后怀朔背景的葛荣又杀掉了元洪业接过了大旗。

葛荣接过大旗后,立马就转移去瀛州,先避避风头再说。元深率兵紧紧跟上!

九月十五,葛荣在白牛逻率轻骑突袭杀了屯兵章武的元融,随后自称天子,定国号为齐,年号为广安。咱直接把路走死,你北魏如何呢?又能怎?

剿匪却剿出个皇帝来了,你元深是干什么吃的?所以北魏朝廷就开始有风言风语说元深是在养寇自重了。

元深听到消息后,赶紧派自己的心腹参谋长于谨回洛阳向胡太后解释。

猜忌的种子一旦发芽,解释是没啥用的!因为被猜忌的人永远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在猜忌自己,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猜忌自己……

元深领兵往定州,定州刺史杨津此时也怀疑元深有造反的心思,元深听说后停在州城南边佛寺。

两天后,元深召都督毛谥等数人订立盟约,约定危难之时互相援救。这下毛谥等也怀疑元深了,投诚了杨津说元深图谋不轨,杨津派毛谥讨伐元深,元深逃跑后在博陵被葛荣部抓获干掉。元澄之后,北魏为数不多的能干宗室元深下线了。

九月底,就德兴陷平州,刺史王买奴被杀。

十一月,杜洛周军围范阳,城民执幽州刺史王延年、行台常景出降。

527年正月,殷州刺史崔楷被葛荣所杀,殷州失陷(殷州为526年临时由定州相洲拆分出的新州,治广阿,辖赵郡、钜鹿郡、南赵郡)。

随后葛荣部攻冀州,围州城信都。北魏任金紫光禄大夫源子邕为北讨大都督,督相州刺史元鉴和北道都督裴衍一同援救信都。

七月,元鉴眼看北魏不行了,据邺城反投降了葛荣。八月,北魏令源子邕、李神轨、裴衍攻邺。没用几天就破邺城斩元鉴,传首洛阳。

这个细节说明一个大家都容易忽略的问题,其实大多数长期稳定的城市都是心向朝廷的,它们可能会暂时屈服于乱军,但只要朝廷争气,他们是非常愿意配合朝廷的动作的。这个事情,大家去看看东晋和刘宋时期的关中,就体会得特别深刻,关中都沦陷几十上百年,但凡有点机会倒向南方,三秦子弟都是不要命地争取,结果是次次渴望次次失望……此时的河北还有中晚唐的河北,其实都是这个意思。

十一月,信都被位已近一年,冀州刺史元孚弹尽粮绝终于城陷。葛荣把信都百姓全部赶出,“冻”死者十之六七。注意哈!“冻”字咱是特意加了引号的哈。

十有一月己丑,葛荣攻陷冀州,执刺史元孚,逐出居民,冻死者十六七

为什么《魏书》会把葛荣三光信都的奸淫掳掠行为写成“冻死者十六七”?因为《魏书》成于北齐,而北齐的神武高皇帝此时也在葛荣的军中。高欢跟随杜洛周不久后就看不上他,准备谋杀杜洛周自立,失败后带兄弟们南奔了同是怀朔老乡的葛荣。咋能把神武高皇帝在强奸大队的履历写出来呢?

丑其行事,私与尉景、段荣、蔡俊图之。不果而逃,为其骑所追···遂奔葛荣

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欢高欢这个人,因为他是逆袭的典范嘛!但还是要实事求是给大家破点冷水,高欢这个人很复杂,严格意义上来讲,他的道德水准比著名的三姓家奴吕布先生高不到哪里去。刚投靠杜洛周不久就想鸠占鹊巢,然后到了葛荣这里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咱给他留点面子,就不讲他的屁股不干净了。

十二月二十,在阳平东北的漳水曲,葛荣率十万众进攻北魏援军,源子邕和裴衍战败而亡。

整个河北南部,现在仅剩相州(今邢台、邯郸靠太行山往河南方向那一块)艰难挺住了。

定州(今保定)以南是这个状况,那定州以北呢?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杜洛周已经势不可挡了。

首先便是杨津驻守的定州在528年正月初七被杨津长史李裔引杜洛周入城,失陷了。

定州失陷后,瀛州刺史元宁也投降了杜洛周。

总之,整个河北平原的北魏官军除了相州之外已经全部被六镇军团拔除。

杜洛周拿下定瀛二州的同时,葛荣率军北上要当河北唯一的霸主,顺利得偿所愿。

葛荣击杜洛周,杀之,并其众

从523年6月破六韩拔陵率先开炮到528年二月的葛荣吞并杜洛周,北魏的整个北方就变成了两极分化的格局了,河北由葛荣带来六镇牧民进行疯狂扫荡,山西成为了地方军官的超级避风港。

此时尔朱荣已经是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及并、肆、汾、广、恒、云六州讨虏大都督了,妥妥的北魏第一军阀。这个时候,尔朱荣和高欢(不久前从葛荣那叛逃过来的)展开了一次改变历史走向的谈话。为什么尔朱荣会选择跟新加入的高欢协商高度机密呢?都是因为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刘贵极力推荐,而高欢也通过了尔朱荣的考验。

刘贵先在尔朱荣所,屡荐欢于荣,荣见其憔悴,未之奇也。欢从荣之马厩,厩有悍马,荣命欢翦之,欢不加羁绊而翦之,竟不蹄啮,起,谓荣曰:御恶人亦犹是矣

尔朱荣想听听高欢对未来局势的看法,高欢便说,北魏彻底烂根了,您得直接去洛阳主持工作。

欢曰:今天子暗弱,太后婬乱,嬖孽擅命,朝政不行。以明公雄武,乘时奋发,讨郑俨、徐纥之罪以清帝侧,霸业可举鞭而成,此贺六浑之意也

这话尔朱荣听着很舒服,自此特别倚重高欢。

荣大悦,语自日中至夜半乃出,自是每参军谋

关于这个事情,咱们要多说一句,这其实是两个野心家之间对话,大家不要去过度解读就行了。尔朱荣早已想再进一步,而同样是野心家的高欢投其所好地火上浇油了一下,仅此而已。

尔朱荣南下需要路过并州,并州刺史虽是尔朱荣结拜的大哥元天穆,尔朱荣也想明确一下他的态度,别到时候兄弟决裂了。庆幸的是元天穆和部下都督贺拔岳均赞成其发兵洛阳。

荣常与天穆及帐下都督贺拔岳密谋,欲举兵入洛,内诛嬖幸,外清群盗,二人皆劝成之

感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尔朱荣便上书朝廷要带兵去驰援相州。

胡太后因为尔朱荣是元义的嫡系,便干脆利落地拒绝了。相州有北海王元颢率众二万出镇,安全得很,你呆在山西就行。

尔朱荣继续给朝廷上书平定葛荣的方案:让柔然发兵从北往南打,自己发兵穿越太行山自西往东打,北海王元颢在相州顶住南线,葛荣就必死无疑。

然后为避免朝廷再次拒绝,尔朱荣都不等朝廷批复就命部队扩军占据了北方和东方的要塞,北守马邑(属恒州),东占井陉(属定州)。

遂勒兵召集义勇,北捍马邑,东塞井陉

布置好山西的防务后,尔朱荣就准备南下了。

尔朱荣这次南下给北魏带去一场名戏,它的名字叫“河阴之变”。那家伙,两千多个北魏官员往黄河里面下饺子,很少见哦!

等到黄河边上挨个跳水的时候,咱真想采访一下胡太后和那帮北魏高官,还斗不斗?还浪不浪?还贪不贪?还傲不傲?

其实,北魏那帮高层病得不轻,她们那种病在我们当今的很多人身上都有,只是很多人自我反省不到那个点上去而已。这种病,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渣男渣女综合症”。具体症状就是:不管自己怎么作,所有人都会无条件爱自己的;不管自己如何恶心别人,别人都会一直当自己的乖宝宝;不管自己怎么浪,别人都不敢来报复自己的……

不是我的内心有多阴暗,而是很多时候我觉得把你们扔进黄河都确实是严重污染了我们的母亲河,因为你们从里到外都太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