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鲜于枢书法《净慧寺四绝》高清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5-09-18 11:22 浏览量:6
元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特殊地位,其以“回归传统”为主要特征,鲜于枢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书家,与赵孟頫齐名,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
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山民、直寄老人,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北京蓟县)人。他先后寓居扬州、杭州,于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
鲜于枢在艺术领域多有涉猎,不仅以书法著称,同时也是文学家和鉴赏家。他善诗文,工书画,尤以草书见长,常在酒酣之时吟诗作字,奇态横生。
鲜于枢的书法取法唐代名家,并上溯东晋二王传统。他功力扎实,善悬腕作字,喜用狼毫,强调骨力。其书法实践得益于对前人传统的深入研习,明代王世桢评价称:“鲜于博学,负材气,貌伟而髯,类河朔伧父。余见其行草,往往以骨力胜,而乏姿态,略如其人,以故声称渐不敌赵吴兴。”
鲜于枢的《净慧寺四绝》书作以行草书写成,原帖见于明代《墨稼庵选帖》第六卷。该作品集中体现了鲜于枢的书法风格与技法特点。
用笔方面,鲜于枢善用弹性较强的硬毫笔,采用中锋回腕的运笔方法,故其书圆劲有力。他多用唐法,笔力遒健,点画爽健而富有立体感。鲜于枢早年学书时,曾于野外见二人挽车于泥淖中,顿有所悟,这种对力感的追求体现在他的用笔中。
结体方面,鲜于枢的字形结构严谨而纵肆,真力饱满,潇洒自然。他在保持结字严谨的同时,又能纵肆自如,挥运之中意气雄豪而出入规矩。
章法布局方面,《净慧寺四绝》书作整体气势雄伟跌宕,一气贯之。鲜于枢在书写时似乎并不刻意追求每一笔画的精美,而更着力于整体气势与形象的营造。作品具有“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的审美效果。
此版本收录于《戏鸿堂法帖·东京大学图书馆版》中: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 上一篇:放逸之姿:鲜于枢行书《晚秋杂兴诗帖》刻本高清完整版
- 下一篇:一个古潞县,三座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