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武周逃亡突厥被杀,李世勣降窦复归唐 |唐朝那些事儿连载14

发布时间:2025-07-28 16:30  浏览量:1

唐朝那些事儿连载14

话说刘武周听说大将宋金刚被打败逃回来了,料到唐军肯定会来攻打晋阳城,于是赶紧打开城门,逃往突厥去了。

留守晋阳的将领杨伏念一看老大都跑了,就打开城门投降了唐军。

之前被刘武周抓住关押的唐朝侍郎唐俭被解救,但李世民的堂叔、永安王李孝基已经被刘武周杀害了。

李世民听说堂叔死得惨烈,尸骨都暴露在外,就亲自收殓安葬了他。同时,他分派军队去收复刘武周占领的其他城池。很快,刘武周抢来的地盘,全部归了唐朝。

宋金刚收拢了一些残兵败将,还想再跟唐军干一仗。可他的手下一听到“打仗”两个字,全都吓得腿软,又偷偷跑散了。宋金刚没办法,也只好往北逃到突厥。

后来他又从突厥跑往上谷,结果被突厥人追上抓住,腰斩示众了。

刘武周在突厥待了几个月,也想着偷偷溜回他的老根据地马邑。可惜被突厥人知道了,也把他给杀了。

其实,当初刘武周向南进攻李唐时,他的谋臣苑君璋就劝过他:“李唐靠着一州的兵力就打下了关中,一路势如破竹,这就是天意啊,不是人力能对抗的。太原以南地形险要,您这样孤军深入,后面没有援军,万一失败,之前的老本就全赔光了。不如北边联合突厥,南边跟李唐搞好关系,在马邑当个土皇帝,这才是上策。”

可惜刘武周没听。等到他打了败仗逃到突厥,才哭着对苑君璋说:“唉,当初没听您的话,才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啊!”

刘武周被杀后,突厥任命苑君璋做大行台,管理刘武周原来的部队。后来苑君璋还带着突厥兵攻打唐朝的代州,被刺史王孝德打退了。唐朝多次派人招降他,他都坚决拒绝,还不断骚扰马邑和太原。直到突厥势力衰落了,他才带着手下投降唐朝,最后竟然当上了安州都督,封了芮国公,富贵荣华一辈子。

再说李世民平定了刘武周,写了捷报送到长安,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命令。

唐高祖李渊任命李仲文为并州总管,唐俭为并州道安抚大使,留在晋阳(太原)镇守,然后让李世民赶紧带兵回长安。

李世民奉诏回到首都,李渊大摆宴席招待群臣。酒喝到兴头上,李渊对大家说:“现在李轨、刘武周这两大祸害都已经被剿灭了。此外像王薄、郭子和、蒋弘度、徐师顺、李义满、綦公顺这帮人,也都一个接一个地投降了。现在只剩下窦建德和王世充这两个家伙,仗着自己实力强,地盘大,不停地骚扰我大唐边境。更可恨的是,窦建德还抓了我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和我的妹妹同安公主!我绝不能跟他们善罢甘休!我打算先收拾窦建德,然后再收拾王世充。”

这时,只有李世民站出来发表不同意见:“父皇,王世充这个人残暴不仁,天怒人怨,臣认为应该先打他。同时,我们可以暂时跟窦建德讲和,让他先把皇叔和皇姑放回来。等我们灭了王世充,再调转枪头对付窦建德。如果那时他肯投降,那最好;如果还不识相,再打他也不迟。”

李渊听了,说:“嗯,如果窦建德肯放回我弟弟妹妹,那自然就先打王世充。”

宴会结束后,李渊就派使者去窦建德的老巢洺州(今河北永年),跟他谈判讲和,要求他放回淮安王李神通和同安长公主。

这里交代一下李神通和同安公主是怎么被抓的。

原来,李神通之前是唐朝的山东安抚大使,负责防备窦建德。结果窦建德接连攻陷了邢、沧、洺、相等州,李神通抵挡不住,跑去投靠驻守黎阳(今河南浚县)的李世勣。

当时李神通还让慰抚使张道源镇守赵州(今河北赵县)。窦建德大军逼近赵州城下,张道源和总管张志昂登城死守。但架不住敌人猛攻,城被攻破了。两人在城里跟敌人巷战,最终力竭被俘。

窦建德喝令把他们推出去斩了。他的国子祭酒(相当于教育部长)凌敬赶紧劝道:“大王,当臣子的各为其主。他们坚守城池,是忠臣啊!您要是杀了他们,以后还怎么激励手下为您效忠呢?”窦建德觉得有理,就下令给两人松绑,留在军中。

接着,窦建德带兵去打卫州(今河南卫辉)。他的前锋部队走到离黎阳三十里的地方,李世勣派手下骑兵将领邱孝刚带着二百名骑兵去侦察敌情。正好碰上了窦建德本人。

邱孝刚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尤其擅长用长枪(马槊),竟然单枪匹马就朝窦建德冲杀过去!

窦建德被他突袭,一时招架不住败退,幸好窦建德的后援部队及时赶到。

邱孝刚寡不敌众,战死沙场。

这下可惹恼了窦建德,他立刻调转大军回头猛攻黎阳城。城里根本来不及防备,一下子就被攻破了。淮安王李神通不幸被俘虏。同安公主是李渊的亲妹妹,她嫁给了隋朝的刺史王裕,当时正住在黎阳,也被一起抓走了。还有秘书丞魏征,他本来是奉李渊之命去招降李世勣的,暂时留在黎阳没走,这下也成了阶下囚。

李世勣反应快,仓促间逃了出去,但连家眷都来不及带走。窦建德抓住了李世勣的父亲徐盖,逼他写信劝儿子投降。李世勣收到父亲的信,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回去见窦建德。

窦建德任命李世勣为左骁卫将军,仍然让他守黎阳,但把徐盖扣作人质。

窦建德还任命魏征为起居舍人,对李神通和公主也算以礼相待。然后自己亲自带兵去打滑州(今河南滑县)。

滑州刺史王轨正准备守城,没想到被他家里一个怨恨他的奴仆刺杀了。那奴仆还拿着王轨的脑袋去向窦建德军投降请功。

窦建德问明情况后,勃然大怒:“一个奴才竟敢杀主人,简直是大逆不道!”立刻命令左右把那奴仆绑起来处死,又把王轨的头送还滑州,嘱咐当地官员把头和尸体缝合起来好好安葬。

窦建德这种做法很讲道义,当地的官吏和百姓都很感动,当天就开城投降了。

从此以后,附近州县的官员望风归顺,就连盘踞在豫州(今河南汝南)的盗贼头子徐圆朗也写信表示归附。

于是窦建德带着胜利的军队回到了都城洺州。

再说李世勣,虽然暂时投降了窦建德,但心里还是想回归李唐。但他又怕自己跑了会连累父亲,就找老朋友郭孝恪商量。

郭孝恪给他出主意说:“你刚投降窦建德,一举一动他都可能怀疑。唯一的办法是先立个大功,取得他的信任,要回父亲,然后再想办法回归大唐。”

李世勣觉得有道理,就带兵偷袭攻破了嘉县(今河南延津),接着又攻打新乡(今河南新乡),活捉了王世充手下的大将刘黑闼,押送给窦建德。

窦建德非常高兴,任命刘黑闼为将军,也大大嘉奖了李世勣。

李世勣趁机又向窦建德请战,请求去攻打孟海公占据的曹(今山东菏泽)、戴(今河南兰考一带)二州。

窦建德同意了,派自己的大舅子曹旦率领五万兵马去跟李世勣会合,还说会亲自带兵接应。

李世勣听窦建德要来,心里盘算着:等窦建德到了我的军营,我就突然袭击把他干掉,然后夺回父亲,带着地盘回归大唐。

可是左等右等,等了好几天,窦建德就是没来。

更糟糕的是,曹旦的部队在黄河以南地区烧杀抢掠,搞得民怨沸腾。李世勣实在忍不下去了,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去偷袭曹旦的军营。没想到曹旦早有防备,李世勣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他知道不能再待下去了,就和郭孝恪等几十名亲信骑兵快马加鞭逃回了李唐。

窦建德听说李世勣跑了,倒也没怎么暴跳如雷,只是长叹了几声。手下人都劝他赶紧杀了李世勣的父亲徐盖泄愤。

窦建德却说:“李世勣本是唐臣,被我俘虏了,还想着回归本朝,这是忠臣的本分啊。我怎么能因此怪罪他父亲呢?”随后还把徐盖放了。

你说窦建德开明仁义吧,可有时候又很昏厥。他手下有个大将叫王伏宝,勇冠三军,但平时可能不太会做人,经常得罪其他将领。那些将领就联合起来诬陷王伏宝想造反。窦建德信以为真,马上下令处死王伏宝。

王伏宝临死前大喊:“陛下!您怎么能听信小人的谗言,自己砍掉自己的左膀右臂!”窦建德还是认为他在狡辩,最终把他斩首示众。

这是窦建德犯的第一个大错误。他不仅少了一员猛将,还让不少将领寒心,从此打仗就经常不顺利了。

正好这时候唐朝的使者到了,送来书信要求和好。窦建德也正有此意,就答应把淮安王李神通和同安公主随同唐使一起送回长安。

这个时候,最让窦建德头疼的,还是幽州总管罗艺。他数次攻打幽州城,都没能取胜。

窦建德刚送走唐朝使者和李唐宗室,转头就调动二十万大军再次攻打幽州。

仗着人多势众,士兵们架起无数云梯,呐喊着往城墙上爬。眼看就要攻上去了,没想到身后突然杀出一支凶悍无比的敌军!

窦建德的部队猝不及防,顿时乱了阵脚,纷纷后退。与此同时,城里也杀出一支人马,正是罗艺亲自率领的精锐部队!

窦建德一下子慌了神,来不及收拢部队,掉头就跑。那些眼看就要爬上城墙的士兵也赶紧往下溜,跑得快的捡了条命,跑得慢的当场就被砍了脑袋,尸体堆满了城下。

那么,窦建德身后的这支神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原来就是城里的薛万均、薛万彻兄弟!他们看到窦建德大军压境,担心守不住,就招募了几百名敢死队员,偷偷挖地道出城,绕到窦建德大军背后,狠狠捅了一刀!再加上罗艺从正面杀出,两下夹攻,就把窦建德打退了。

罗艺乘胜追击,想趁乱攻打窦建德的大营。但窦建德已经重整了部队,填平壕沟出来迎战。他仗着人多势众,拼死搏斗。罗艺毕竟兵力有限,打不过窦建德,只好又退回城里。

窦建德再次带兵围城。罗艺和薛万均、薛万彻兄弟拼死防守,同时派人向渔阳(今北京密云一带)求救,请求发兵支援。

渔阳当时被一个叫高开道的人占据着,他自称燕王。高开道本来是沧州(今河北沧州)人,家里世代煮盐。隋末天下大乱,他也拉起队伍造反,先占了北平(今北京一带),后来又打下了渔阳。

当时怀戎(今河北涿鹿)有个和尚叫高昙晟,杀了地方官占据县城,自称“大乘皇帝”,还立了个尼姑静宣当皇后,年号叫“法纶”。他派人跟高开道联系,想通过结拜兄弟的方式,拉拢高开道为他所用。

高开道带着人马去投靠,在高昙晟那里住了三个月,突然发动袭击,杀了高昙晟,吞并了他的地盘和部队。然后高开道也改年号、设百官,当起了土皇帝。

高开道接到罗艺的求救信,觉得这是个显示威风的好机会,就亲自率领两千骑兵赶来救援幽州。

窦建德一看来了援兵,怕再吃败仗,就立刻撤兵退走了。罗艺出城迎接高开道,设宴款待。席间,罗艺劝高开道归顺唐朝,高开道也爽快地答应了。于是罗艺就派人代表高开道上表唐朝,表示愿意做唐朝的藩属。

唐朝封罗艺为燕郡王,高开道为北平郡王,都赐姓李。罗艺和高开道各自接受了册封,地盘也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