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师兄公孙瓒是如何崛起于幽州?三国春秋9
发布时间:2025-05-27 00:43 浏览量:8
09白马义从
当年边章、韩遂凉州叛乱,车骑将军张温为讨伐边章等,请朝廷从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征发三千乌桓精锐骑兵。
渔阳人张纯请求统率这支兵马,朝廷不从,将三千骑兵交由公孙瓒指挥,并给予公孙瓒都督行事的符节,张纯深感不满。
因朝廷克扣军粮、拖欠军饷,公孙瓒到蓟中时,三千骑兵全部叛归本国。
张纯对同郡的张举说:“如今乌桓叛还,皆愿起兵作乱。凉州贼起兵,朝廷也不能平定;
洛阳中又有人生出长着两个头的孩子,这是汉朝气数衰尽,天下将出现两位君主的迹象啊。
你如果与我共率乌桓之众起兵,或许能成就一番大业!”
于是,张纯、张举与丘力居(乌桓的首领)等人联盟,成为诸郡乌桓的元帅;
攻打蓟县,燔烧城郭,虏略百姓,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部众到达了十多万,屯肥如。
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并移书州郡,声称自己将取代汉朝,让天子退位,公卿来迎。
张纯又使乌桓峭王等步骑五万,进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
正当张举、张纯志得意满,踌躇满志,以为可以大干一场时,他们的克星,后来齐名袁绍北方大佬公孙瓒站出来了。
公孙瓒是贵族子弟,但因母亲出身低微,只能任书佐。
公孙瓒长相英俊,声音洪亮,能言善辩,做事情讲究策略,机灵聪慧。
每次向太守汇报工作时,都不一点点说,而是经常把多件事一起汇报,从没有忘误之事。
太守侯氏非常赏识公孙瓒,并将女儿嫁给了他。
公孙瓒得到岳父帮助,与刘备和刘德然共同师事于涿郡人卢植,在缑氏山中学习经典。
他亦曾拜于刘宽门下作门生,与王邑、傅燮、魏杰等人为同门。
公孙瓒后来回到郡中做事,被举为上计吏。
太守刘其因事被押到洛阳,交付给廷尉治罪。按照法律,官员犯法,属下官吏不得亲近。
公孙瓒于是改换衣服,假称自己是伺候的吏卒,随身护送,跟随槛车走到洛阳。
最终刘其被发配到交州日南。
公孙瓒又准备猪肉、醇酒,在北芒上祭奠先人,先把酒洒向地面,祝祷:“过去为人子,今日为人臣。我将要前往日南郡,日南郡多瘴疠,恐怕不能活着回来,谨向祖宗坟茔告别。”
慷慨悲泣一番,再拜离去,旁观者莫不叹息。
发配途中,刘其得到朝廷赦免,于是返还。
公孙瓒忠心护主,很快就得到回报。
公孙瓒归来后被举孝廉,任为辽东属国长史。
有一次公孙瓒跟随数十名骑兵外出巡逻关塞,看到数百名鲜卑骑兵,公孙瓒就退到空亭对随行队伍说:“如今不主动进攻,我们都要死于此地。”
于是公孙瓒手执长矛策马带队冲入鲜卑队伍,杀伤数十人,虽幸免于死,自己也损失过半。
鲜卑人以此为戒,再不敢轻易越进关塞。
公孙瓒升迁为涿县县令。
公孙瓒率麾下军队讨伐张纯,立下战功,升迁为骑都尉。
张纯又与丘力居等侵犯渔阳、河间、渤海,深入平原,多所杀掠。
虽然幽州有公孙瓒,但人家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并不能改变战局。
张举等人自称天子,当了出头鸟,严重挑战东汉朝廷的底线。
公元188年九月,朝廷遣中郎将孟益率公孙瓒讨伐张纯等;
公孙瓒与张纯等战于辽东属国石门,张纯等大败,敌军抛弃妻小逃走,公孙瓒军夺回了之前被俘虏的男女。
公孙瓒继续追击,由于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围困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
公孙瓒军粮食殆尽,于是杀战马吃,战马吃完后,又将弩、盾煮熟充饥。
公孙瓒军力战不敌,于是与士卒们诀别,各自分散回家,当时天降雨雪,不少人在饥寒中死亡;
然而,命运总是垂青命硬的人!
他这边扛了两百多天,对方同样扛了两百多天,最后拼的是粮草,是实力。
丘力居军最先扛不住了,饱受饥困,远走柳城。
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归降公孙瓒。
公孙瓒升迁降虏校尉、中郎将,封都亭侯,又兼领属国长史,进屯属国,统领兵马,守护边境。
此后的五六年间,与北方游牧民族争战不断。
公孙瓒每次一听到敌人来袭,公孙瓒马上声疾色厉,作战时像是打自己的仇人似的,甚至一直打到夜深。
从此乌桓都害怕公孙瓒的勇猛,不敢再来进犯。
公孙瓒常与身边数十个善于骑射的人都骑白马,相互间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
本以为公孙瓒会割据幽州,结果朝廷给他送来了一尊大佛。
由于丘力居寇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公孙瓒无法抵御。
朝中认为宗正刘虞曾任幽州刺史,对当地士民有恩信,又为游牧民族所附,如果让他去镇抚,幽州可以不劳而定。
公元188年,朝廷正式任命刘虞为幽州牧。
并下诏发南匈奴兵,跟随刘虞讨伐张纯。
结果南匈奴发生内乱,单于被杀。
与公孙瓒一味靠武力镇压不一样,刘虞主张剿抚并用。
刘虞是东海恭王刘强之后,祖父为光禄勋刘嘉,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
是王氏宗亲,不是公孙瓒这种贵族子弟能媲美的。
刘虞举孝廉出身,曾为东海郡吏,累迁幽州刺史,政绩卓著,颇有名望,后坐事免官。
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为甘陵国相、宗正等职,安抚百姓。
刘虞到任后,罢省屯兵,广施恩信,派遣使臣到游牧民族中晓以利害,告诉乌桓峭王等朝廷圣德仁厚,允许叛军投降,给予出路。
刘虞又悬购张举、张纯的人头。
丘力居等听说刘虞到了,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沟通归附之事。
张纯舍弃妻小,与张举逃出塞外,其他余众或降或散。
公孙瓒担心刘虞立功,暗中派人在途中暗杀这些使者。
游牧民族明白此事后,便绕道到刘虞处。
刘虞上报朝廷撤掉驻防军队,只留下公孙瓒统万余步兵、骑兵屯驻右北平。
公元189年三月,逃入鲜卑的张纯,被门客王政杀死,王政把张纯的首级送给刘虞,因功被封为列侯。
刘虞也因安抚游牧民族有功而被授予太尉之职,封为容丘侯。
董卓入洛阳,又遣使拜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
刘虞举荐卫尉赵谟、益州牧刘焉、豫州牧黄琬、南阳太守羊续担任此职,但刘宏最终还是拜刘虞为太尉。
于是,靠着镇压张举的功劳,凭借太尉的头衔,刘虞便成为幽州地界的实至名归的一把手。
后来,关东群豪反对董卓,袁绍、韩馥等人认为刘虞贤明,甚至不顾和弟弟袁术闹翻脸,一心要拥护刘虞为帝,但都被他拒绝。
看到袁绍这么看重自己,刘虞便于与袁绍他们联合。
刘虞奉职修贡,对朝廷更加恭肃;各国各族向朝廷进贡,道路不通,刘虞都帮他们送到京城。
当时,汉献帝刘协身在长安,刘虞派田畴与鲜于银出使长安。
刘协想要东归,见到田畴等人后非常高兴。
刘虞的儿子刘和在皇帝身边做侍中,于是刘协派他偷偷地潜出武关,去找刘虞让他带兵来救。
刘和途经南阳,向袁术说明天子之意,结果反被袁术扣留。
袁术派遣别的使者去找刘虞,说要一起派兵西进迎接天子。
刘虞于是派遣数千骑兵到袁术那里,确被袁术留下不予派遣。
这里也可以看出袁术言而无信,称不了大事。
起先,公孙瓒看出袁术耍诈,坚决制止刘虞派兵,而刘虞不听从。
公孙瓒就偷偷派人劝袁术扣留刘和,并吞并刘虞派去的部队。
刘虞得知后,与公孙瓒间的仇怨就更深了。
最初,公孙瓒和刘虞一起讨伐乌丸的时候,公孙瓒受刘虞节度。
但因为公孙瓒自持兵力强大,便放纵自己的部队,多次掠夺百姓,而刘虞则对百姓十分仁爱。
因此两人关系逐渐恶化。
不久,刘和找机会从袁术那逃跑北上,结果又被袁绍扣留。
当时,公孙瓒已经多次被袁绍击败,还不断地进攻。
刘虞嫌公孙瓒过于穷兵黩武,怕他成功后就不好控制了,于是不许他再次出兵,并稍稍削弱了他的权限。
公孙瓒大怒,屡次违反命令,又开始侵犯百姓。
刘虞准备赏赐给游牧民族的物品,多次被公孙瓒抢夺,刘虞不能制止。
于是上报朝廷诉说公孙瓒掠夺百姓的罪行,公孙瓒也上表告发刘虞办事不利,两人相互指责,朝廷也无力处理。
公孙瓒在蓟县大城东南修小城,与刘虞相近。
刘虞几次邀请公孙瓒,他都称病不来。
于是刘虞密谋征讨他,先把这事告诉东曹掾魏攸。
魏攸说:“如今天下引领,把您当作希望。谋臣爪牙,不可缺少。公孙瓒的文韬武略足以依靠,即使有小恶,也当暂且容忍。”
于是刘虞停止动手。
一年后,魏攸病死,刘虞又打算讨伐公孙瓒。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
公元193年,刘虞纠合诸屯兵,共计十万人,进攻公孙瓒。
临行前,从事程绪脱下头盔,向刘虞谏言:“公孙瓒虽然有过错,然而罪名并未确立。明公不事先告知,敦促公孙瓒改弦更张,而兵起萧墙,这并非国家之利。加上胜负难以预料,不如休兵,以武力逼迫其就范。公孙瓒必定悔祸谢罪,这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刘虞以程绪大战当前提出异议,扰动军心,于是杀他示众。
可是在与公孙瓒的大战中,他妇人之仁,最终葬送自己的性命。
刘虞告诉士兵:“不要伤害其他人,只杀公孙瓒就行了。”
刘虞手下从事公孙纪,平时因为同姓被公孙瓒厚待,趁夜跑到公孙瓒处告发刘虞的计划。
当时,公孙瓒的部众都散布在外面,公孙瓒自觉不敌,本想逃走。
结果刘虞的士兵不善于作战,又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一时间竟攻不下来。
公孙瓒于是召集精锐勇士数百人,顺风纵火,火烧刘虞军营,趁势突袭。
刘虞遂大败,向北逃至居庸县,又打算召乌桓、鲜卑来救自己。
公孙瓒追击,三日城陷,抓住了刘虞,把刘虞和他的妻小带回蓟县,仍让他做傀儡管理州中事务。
正赶上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务,并拜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
公孙瓒趁机诬陷刘虞之前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
故常山相孙瑾、掾张逸、张瓒等忠义愤发,相继前来看望刘虞,大骂公孙瓒,结果都被杀害。
公孙瓒将刘虞的首级送到京都,半路被刘虞的故吏尾敦劫走安葬。
刘虞在北方很得人心。
他死后,幽州及流亡至此的百姓都痛哭流涕。
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推举阎柔为乌桓司马,与公孙瓒部将邹丹战于潞河之北,斩杀邹丹等四千余人。
之后,乌桓峭王迎接刘虞子刘和,与袁绍军破公孙瓒于鲍丘,杀二万余人。
公孙瓒虽然杀死幽州王刘虞,成为幽州地界的新王者,但是即将迎来最大的对手袁绍。
作为关东群豪的盟主,袁绍是如何成为北方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