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一死,陈胜随即被杀身亡,刘邦:他不死,我怎么能做得皇帝?
发布时间:2025-10-10 14:28 浏览量:3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国称帝,成为了君临天下的“高皇帝”。
这一路走来,刘邦见识了太多的传奇人物,但他们都失败了,刘邦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在与臣子谈论起“陈王”陈胜时,刘邦感慨万分,唏嘘不已。
刘邦与陈胜之间有何关联?为什么说“陈胜不死,汉朝不立”?
在后人眼中,陈胜是第一个尝试推翻暴秦统治的人,他是一位史无前例的英雄。
但是陈胜自己也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没有起兵之前,陈胜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出色的“成就”也不过是担任了这些穷苦农民的“屯长”,负责带着他们去渔阳服役。
不过,陈胜也确实有点与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但是这点区别却被其他人认为是陈胜的脑袋出了问题。
陈胜小时候给人当雇工,也就是帮地主家里干活,由于地主家里的田地特别多,所以跟陈胜一起当雇工的人也非常多。
一开始的时候,陈胜与其他雇工一样,每天一睁眼就是干活,晚上吃了饭就躺下睡觉,完全就是一台只会工作的机器。
但是突然有一天,陈胜在与工友开玩笑时说了一句“苟富贵,勿相忘”,意思就是等以后你们谁发达了,可别忘了咱们这帮一起干活的兄弟。
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众人还是被陈胜给吓到了,因为他们都是最普通的农民,连自己的田地都没有,能给人家干活就不错了,怎么可能会富贵呢?
他们做梦都不敢想这种美事。
虽然陈胜也从小就是普通百姓,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心里有一株反抗的火苗。
如果这株火苗烧起来,那可是会掉脑袋的。
其实不光是陈胜,有很多人的心中都“曾”有过这种火苗,但是因为胆小或者各种其他原因,很多人都早早地主动掐灭了自己心中的火苗,成为了一只一辈子都飞不高的“燕雀”。
而在机缘巧合之下,陈胜没有这样做,所以心中燃烧着反抗之火的陈胜,会显得与这些雇工格格不入。
面对这些自甘平庸的人,陈胜也只能感慨一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自比鸿鹄,将其他人视为燕雀,鸿鹄与燕雀之别,就在于心中有没有“反抗之火”。
公元前209年,朝廷又要打仗,开始大举征兵。
陈胜的家乡也在征兵的范围之内,正处壮年的陈胜也毫不意外地被抓了壮丁。
与陈胜一起上路的还有九百多人,然而负责管理这九百多人的却只有两名官员。
为了能轻松些,这两名士兵又从这些“预备军”中选出来两名“屯长”。
被选出来的这两名屯长便是陈胜和吴广,那两名官员有事的时候,陈胜和吴广便代替他们指挥这些穷苦百姓。
朝廷说是征“兵”,实则是为了征“炮灰”,他们这些没有经历过训练的农夫,能杀一个敌人就算不错了,基本上全都是冲上去送死。所以根本没人愿意服兵役。
对于这趟必死的旅程,所有人都不想继续往前走,因为只要前进一步,距离死亡就更近一分。不过,朝廷也有办法对付这些人,秦朝的法律规定,前去服役之人若是迟到了,不管是因为什么事,一律处死,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
这样一来,人们心中的想法就会变成: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还不如去前线抢夺一线生机,尽管这个机会真的很渺茫。
为了避免被处死,这些被选中的民夫,都会尽量提前出发,以防路上遇到一些事后时间不够。但是也有比较倒霉的人,就算提前出发,一样赶不上。
就比如说陈胜吴广这伙人,他们不仅提前出发,甚至是日夜兼程,但是当他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不仅遇上了连天暴雨,还遇上了由暴雨引发的洪水。
他们北上的道路被洪水阻断,想绕路都没法绕,迟到已经成了定局。
也就是说,他们还没到就已经确定要死了。
到了这种时候,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反正都是死,不如主动伸手去抢刀。
于是陈胜就跟吴广商量:“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吴广是个老实人,他其实没那么多心眼,但是在陈胜的鼓励下,吴广心中的反抗之火也烧了起来。
但是光有一个吴广也不够,要想做大事,至少得把手里这九百人煽动起来。
当时的人都比较迷信,而迷信这个东西用好了,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
陈胜吴广就利用人们这种心理,搞了“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的把戏,让所有人都开始高看陈胜一眼。
等铺垫得差不多了之后,吴广又故意激怒押送他们的官员,激起了众人心中的愤怒。
愤怒的人群在陈胜吴广的煽动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
伴随着陈胜的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起义军很快便攻下了大泽乡,之后又攻下了大泽乡所在的蕲县县城。
历史的齿轮由此开始转动,陈胜他们攻下大泽乡后,又马上攻下了铚县、酂县、苦县、柘县、谯县。
在攻下这五个县城之后,陈胜手下已经有“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他现在已经有了攻下大城市的实力了。
于是陈胜选择前往攻取陈县。
陈县是个交通要地,曾当过陈国和楚国的首都,十分关键,若是能拿下这里,起义军也算是有了一个安身之所。
陈胜本以为此处要地会是块难啃的骨头,但是陈县的守城秦军早已被陈胜的大军给吓到,他们很轻松地便拿下了陈县。
之后陈胜在陈县自称“陈王”,建立张楚政权。
陈胜的胜利给了人们信心,天下各地的勇士纷纷响应,项羽和刘邦等人也是在此时加入了战场。
而陈胜在称王后,又将自己手下的将领派往了全国各地,让反抗暴秦的烈火燃遍了大江南北。
陈胜的心火点燃了反抗的薪火,而这些薪火在全国各地引燃了新火。
虽然陈胜掀起了反抗暴秦的浪潮,但是他自己称王之后,却也掉进了享福的陷阱之中。
称王之后的陈胜不再与大家一同出战,而是躲在陈县的家中享福。
而且他也脱离了群众,开始看不上那些跟自己一起努力的穷苦百姓。
当年他曾说过“苟富贵,勿相忘”,可是当他的雇工朋友真的来找他时,他却开始先把人家给忘掉了。
陈胜甚至还因为此人说了几件他小时候的糗事,就下令将其杀害。
陈胜身边的这些朋友见他如此不念旧情,顿感失望,于是也纷纷离他而去。
与此同时,陈胜派出去的那些人也出了问题。
负责进攻荥阳的吴广久攻不下,前去支援他的周文又被秦军击败,打算暂时撤退的吴广又与其他将领产生了矛盾,结果被自己人杀害。
甚至还有的将领拿下城池后,便开始在城池中享乐,不再听从陈胜的命令……
陈胜身边的四散奔逃,他派出去的人也四分五裂。
公元前209年,秦将章邯带领大军围攻陈胜所在的陈县,陈胜战败,被迫逃走,最后竟被他自己的车夫给杀了。
陈胜虽然死了,但是他点燃的这把火还在燃烧,秦朝最后还是亡在了农民起义军手里。
若不是有陈胜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么刘邦也不会起兵造反,更别说当皇帝了。
若不是陈胜吴广“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就凭他们俩的军事实力和在民间的影响力,最后灭掉秦朝当上皇帝的一定是他们,而刘邦能有个官职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