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叛军为何如此勇猛,只因李渊父子错杀一人!
发布时间:2025-09-23 06:54 浏览量:3
河北太宽阔了,这片土地在唐朝以前就已经被鲜血染透。开元盛世期间,哪怕是县城小到掉头都不易的地方,也有无数储粮——这句话后人常拿来吹嘘治世繁荣,似乎只要粮仓满盈,江山就稳固得像铁桶一般。可是,几百年后谁还记得粮仓那股淡淡的糠麦味道?谁说粮足不倒啊,安史之乱的铁蹄还不是照样踏进了长安?最近看到一份相关的数据,开元末年唐朝常平仓、义仓储粮量高峰可达六百万石!可是战争忽然降临时,哪些数字都没用,河北的心思在哪里,谁搭理这个?
有人把安史之乱比作山崩,明明一切好得不像真的,到处歌舞升平、乐声不绝,街市上卖的都是胡饼和酥糖。结果一夜之间,渔阳鞞鼓响起来了,河北的一票猛子就跟着安禄山呼哨而起。局外人疑惑,这些军队怎么能势如破竹?唐军明明还有家底,潼关也不算脆弱。实则,这一切都追溯到个不该死的人——窦建德。
都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窦建德有本事,这话其实早在河北流行开。隋末初唐,河北战乱百废待兴,窦建德倒是不靠天命而靠心气。他手下兵少但没乱,自己过日子节省,不喝浑酒也不抢人家闺女。更怪的是,他治过的地方,积年旱涝居然能保五谷丰登。曾有史录,今河北蓟州一带,到处口口相传窦王宽仁,那些农庄多年无盗。如此厉害的人,老百姓怎么可能不喜欢?燕赵本就是慷慨忠烈之乡,喜欢仗义疏财的头领,谁要敢把他们的“王”弄死,哪怕过了一百年都不会被原谅。
可是窦建德不算计,不设防。王世充忽然来信要救兵,他也不管什么方向对错,哗啦啦拉起队伍就去了。这一步太随性,后来可能他也后悔了。一打仗就败了,接着就是被俘,连带着手下的乡亲们都跟着悲壮。李渊、李世民父子,一个觉得窦建德威胁太大,不能留;一个觉得“用为己有”方是真正的权谋。倘若唐太宗当时拍板把窦留下,是不是历史能不一样?恐怕也不见得。
要说哪件事让河北百姓记仇最久,还真不是血债,而是“夺君”。李家父子杀了窦建德,说到底不外乎“一山不容二虎”,可是不能否认李世民看得远——河北毕竟是唐朝的后院,如果留下一个“荫蔽乡邦”的旧势力,将来可不得翻船嘛!数据都是冷的,权力才是热的。也正因如此,窦建德含冤而死,他的威望反倒变了味道,成为炉火一样的仇恨。
比起王世充这种割据者,窦建德死得值不值,没人说得准。如果换做后来事主,比如安禄山,也许会觉得“对头的路,就这样走下去”。河北人可不那么宽容,对中央朝廷的屠戮怀着说不出的恨意。有些人还说,安史之乱是河北人为窦建德报仇?这话听着荒诞,其实也说得通。看历史档案,安禄山主力正是燕赵旧地出身的士兵。渔阳鼓声一起,多少遗民都翻着白眼咬牙切齿。仇恨长在心里,一到有机会,谁还按兵不动啊?!
安禄山能把叛军做大,从权威信源看,关键在于三镇节度使手握军政大权。现有学者统计,叛乱爆发前的河北、范阳、平卢等地兵员合计超过十万!而这些兵,多出自苦大仇深、嫉恨中央的蒲泽一带。说到底,朝廷让安禄山“一人过肥”,其实是种下祸根。安禄山本人不算聪明,反倒是会察言观色。他对朝廷毕恭毕敬,杨贵妃也对他笑脸相迎。李隆基心宽体胖、歌舞徜徉,安禄山却在背地里慢慢聚拢军心。
到安禄山起兵那一天,渔阳夜半,鞞鼓连天。时局骤变,唐朝中央折腾不过来。潼关沦陷后,长安门户大开。那年冬天,李隆基走得狼狈,杨贵妃尸骨马嵬坡下,国破家亡的悲愤写进《长恨歌》。可是,这事真的只是个人悲情的堆积吗?其实背后还有更复杂的脉络。河北人祖祖辈辈念着窦建德,安史乱军里渔阳兵多为当地旧部后代,很多人愿意跟随安禄山,只因为一个情字难还。这种心理暗流,哪本教科书能讲得清楚?
有些研究说,安史之乱其实酝酿已久。唐玄宗晚年,边防松弛,节度使权大到可以自号一方诸侯。数据表明,河北一年军费支出高达全唐税赋的三成!这么多钱流向河北,可惜用的都是本地兵和将,中央根本没有力量及时制衡。郭子仪、李光弼后来的屡次奋战虽然振奋军心,但根基已断。
叛乱持续十三年,整个唐朝几乎被拖垮。河北一带“十室九空”,长安更经历了反复易主。当时阎真卿兄弟在山东、河北死磕安史叛军,据不完全统计,半年间牵制敌军兵力三成以上。正是因为这些后方死磕,才给了李唐反扑的机会。可谁都明白,天再亮也回不到以前那个晴天。
坐回头来看,真有点说不清。窦建德要是没死呢?河北会不会成为唐朝稳定的根基?倒不一定哦,凭什么一个人能扭转整个历史?或许他若不死,河北还是会有人反。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复杂的纠结和恩怨,谁也说不准下一个爆发点在哪里。
偶有史者说,一切盛世皆有隐患。这话现在想来也不靠谱。安史之乱前,几乎没有人觉得唐朝要毁了。十几年的乱世消耗,长安永远失去了旧日的金碧辉煌。至此,节度使割据、藩镇林立,已无力回天。
大唐的光辉到这里就蒙上了灰,也许只是一种必然,更可能只是无数偶然的堆积。总之,那些年河北的风仍吹得厉害,窦建德的名字依旧让百姓心头一紧。或许谁也说不明白,隔代的怨仇,真能隔着百年从心头燃起。是报仇,还是新的开始?这事,很难有答案。
历史常常突兀而残忍,让你以为一切能避免,其实背后暗流早已埋伏。至于盛世和乱世之间那道鸿沟,也许说到底,只有等风吹起,才知道哪一粒尘会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