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优美野色诗,展示大自然最纯粹的景色,美得令人心醉
发布时间:2025-09-19 15:00 浏览量:1
野色,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绝美画卷。在原野与郊野之中,毫无保留地展现着最本真的姿态。
野色,就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经常接触这样的野色,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地的温暖,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
一起欣赏10首写野色和与野色相关的古诗,一起领略诗人对野色的欣喜之情。
⒈《秋晚游普耀寺》
唐·宋之问
薄暮曲江头,仁祠暂可留。
山形无隐霁,野色遍呈秋。
荷覆香泉密,藤缘宝树幽。
平生厌尘事,过此忽悠悠。
赏析:薄暮时分,宋之问来到曲江头的普耀寺。“山形无隐霁,野色遍呈秋”,雨过天晴,山形尽显,野色满是秋意。荷覆香泉、藤缘宝树的描写更添秋韵。此诗通过对普耀寺周边野色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自然野趣的喜爱,也反映出野色能慰藉心灵的力量。
⒉《秋日别王长史》
唐·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赏析:王勃此诗,“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描绘出送别时的野色。寒雾笼罩野色,暮烟收敛山光,营造出一种清冷、哀伤的氛围,与离别的悲戚相呼应。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在这充满野色的画面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⒊《远游》
唐·杜甫
贱子何人记,迷芳著处家。
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
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赏析:杜甫笔下“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竹风与野色相连,江沫簇拥春沙。在诗人漂泊的生活中,野色成为一种慰藉。这里的野色充满生机,与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相映衬。野色也暗示着诗人对远方京华的思念与牵挂,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复杂的情感。
⒋《登玄都阁》
唐·朱庆馀
野色晴宜上阁看,树阴遥映御沟寒。
豪家旧宅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
赏析:朱庆馀的诗中,“野色晴宜上阁看,树阴遥映御沟寒”,晴天时野色适合登阁观赏,树阴与御沟的寒气相映。豪家旧宅的空寂与野色形成对比,朱门锁着牡丹,更显落寞。野色在这里成为世事变迁的一种见证,野色和旧宅相呼应,表达出对往昔繁华消逝的感慨。
⒌《献池州牧》
唐·杜荀鹤
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赏析:杜荀鹤诗里“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野色之中新麦收获,莺声里嫩桑被摘。野色成为这种繁荣景象的背景,展现出丰收的喜悦。诗人通过野色与农事的描写,表达出对池州牧政绩的赞美,野色也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⒍《野色》
宋·范仲淹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赏析:范仲淹的这首《野色》别具一格。“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将野色的朦胧感写出。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出野色的空灵与神秘,仿佛野色有着自己的意志。最后以山公登高醉回的典故,暗示野色的迷人之处难以言传。
⒎《游龙门分题十五首·晚登菩提上方》
宋·欧阳修
野色混晴岚,苍茫辨烟树。
行人下山道,犹向都门去。
赏析:欧阳修的“野色混晴岚,苍茫辨烟树”,野色与晴岚相混,烟树在苍茫中难以分辨。此句写出了野色的苍茫与宏大,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雄浑力量。在这种野色之中,行人的渺小与对前路的执着形成对比,野色也增添了一种淡淡的惆怅。
⒏《秋晚客兴》
宋·苏轼
草满池塘霜送梅,疏林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枫叶断,愁心低逐雁行来。
流年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赏析:苏轼诗中“疏林野色近楼台”,秋晚的野色靠近楼台。草满池塘,霜送梅香,野色与这些景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客梦随枫叶而断,愁心逐雁行而来,野色在其中起到了烘托情感的作用。而“可意黄花是处开”又在这秋意野色中找到一丝慰藉,体现出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自然野色的敏锐感知。
⒐《病后登快哉亭》
宋·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赏析:贺铸的“草将野色入荒城”,病后的诗人看到草带着野色蔓延入荒城。诗人病中把酒,倚楼生情,野色不仅是眼前的景色,更成为诗人抒发思乡、病愁等复杂情感的载体,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野色也染上了诗人的落寞情绪。
⒑《野色》
宋·蒋恢
幽事每堪娱,秋深晚霁初。
帆分江影破,风勒鸟行疏。
山色美无度,稻花香可书。
逍遥今夕意,未厌短辕车。
赏析:蒋恢的诗中,江影、飞鸟与野色相互交织,“山色美”与“稻花香”,写出野色中山色的绝美和稻花的香气。诗人在秋深晚霁时感受着野色带来的愉悦,逍遥于今夕,虽乘短辕车却未生厌意。此诗通过对野色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享受自然野趣的惬意之情。
- 上一篇:项羽杀人、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