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杀人、情有可原!

发布时间:2025-09-19 11:16  浏览量:2

(一) "家仇国恨"导致项羽杀人

力拔山、气盖世的项羽逝去已2200多年了,但是历代对他的评论从未断过。大多都把他描绘成一个暴戾、短视、杀戮的莽汉。

我认为这不是客观公正的评论,而是缺少了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他。

"在切身利益受损时、最能激发出人的本性"。处于奴隶社会、兵荒马乱、怀有家仇国恨的项羽,他的杀人、不杀、自杀,都是人性使然。

(二) 项羽怀有亡国之恨

公元前299年:

楚国的八座城池被秦国攻破。秦王假约楚怀王"熊槐"赴秦商讨领土问题、楚怀王赴约。

秦王要楚怀王"割地保命",楚怀王拒绝。于是,秦王就把楚怀王"熊槐"长期拘禁在咸阳,不放其归。

三年后,楚怀王抑郁而死。其尸体运回楚国时,沿途百姓扶棺痛哭,文臣武将义愤填膺,誓言报仇!

从此楚、秦两国结下深仇大恨!

(三) 项羽的爷爷项燕、被秦杀死之恨

公元前224年:

秦将"王翦"带兵60万攻打楚国,在蕲县(安徽/宿州市)附近把楚军之帅/项燕(项羽的爷爷)围住。燕血战数日、伤痕累累、不能取胜。

见大势已去,他怒视王翦大声喊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拔剑自刎!

彰显了"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贵族精神。

(四) 暴秦导致人民起义

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灭六国、建秦朝、自称始皇帝。

公元前210年‌7月:

秦始皇第五次东巡,在河北、邢台市的行宫病逝,享年49岁,只做了11年皇帝

(始皇生于赵/邯郸,死于赵/沙丘,天道轮回?)

公元前210年‌9月:(始皇死后2个月):

宦官/赵高、丞相/李斯篡改遗嘱,逼死始皇长子/扶苏,拥立始皇第18子/胡亥继位、为秦二世‌。

胡亥昏庸、赵高专权、赋役繁重,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五) 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209年7月(始皇死后第二年):

楚人-陈胜、吴广带900名劳工去渔阳(北京/密云)守边。

因雨误期、按律当斩。于是在原楚国/大泽乡(安徽省/宿州市)起义反秦。旗号是"扶苏当立,项燕未死"。

仅存6个月,即被秦将"章邯"帅领"死囚军打败。

(六) 项梁、项羽起义

公元前 209 年 9 月(陈胜起义后两个月):

项梁和项羽(23岁、江苏/宿迁人‌)。

在原楚国的"会稽郡"(苏州)起义反秦,迅速召集起江东子弟兵八千人,攻城略地,欲恢复楚国。

当时的起义军/陈婴、黥布、刘邦、蒲将军等均来归附,项梁集团达十万之众。

听范增建议、立楚王后代"熊心"为王。

范增~安徽巢县人,年已70。老当益壮、投入项梁麾下为军师。

范增说:

"你现在江东(九江–南京段的长江东侧)起兵,原楚国将领纷纷来投,是认为你项家世代为楚将,能立楚王之后为王的理想而来的"。

于是,项梁於深山老林之中找到了老楚怀王/熊槐的孙子放羊人/熊心(40岁左右),立其为王,仍称为"楚怀王"。

楚国复国,定都盱眙(江苏/盱眙县)。

因拥立有功,范增随即成为楚怀王"熊心"的心腹。后来项羽杀死"熊心"时,范增大怒!辞去军师之职,返乡途中背疮发作而死。(疑似项羽派人追杀所为…)。

此刻,原楚国令尹"宋义"(宰相),亦带兵加入项梁集团,立刻成为楚怀王"熊心"的心腹,变成制约项羽的主力军。

(七) 项羽的叔父项梁、被秦将章邯杀死之恨

公元前208年6月:

项梁集团已攻占了"东阿(聊城)、濮阳(濮阳)、城阳(鄄城)三地,又对定陶(山东菏泽)展开攻势…

另派项羽、刘邦合力攻击200多里外的雍丘(河南杞县)。项、刘大败秦军,斩杀了三川郡守李由(秦丞相李斯之子)。

项梁名声大振、志骄意满、朝廷震惊!

定陶之战、项梁战死

见楚地项梁的起义军闹得厉害,

秦二世"胡亥"派出"章邯"为大将,带领在骊山修始皇陵墓的囚徒、死囚犯、奴婢私生子、共计30万大军杀向楚地,想灭掉项梁集团。

随后又派长史"司马欣"(总参谋长)、"董翳"带兵20万增援章邯,与项梁军大战于定陶(菏泽)附近…

项梁势单力薄,处境十分危险。

此刻"宋义"对项梁说"打了胜仗后,将领会骄傲、士兵会懈怠,秦兵越来越多,我为你担心啊"!

项梁即派宋义出使齐国求援,途中遇到齐国使者"高陵君"。

宋义对高陵君说"项梁军必败。你慢一点去就可免死、你快一点去就难避死亡之祸",于是齐国就迟迟不发援兵。

项梁力战、身中数枪,一条胳膊被秦军砍掉,最后被章邯杀死。

项梁的头被秦军砍下来作战利品,高挂在秦军的大戟之上示威…

项羽得知抚养自己长大的唯一亲人"项梁"被秦军杀死后,悲痛欲绝!

从此深恨宋义!这成了日后杀死宋义的主要原因!

(八) 项羽被楚怀王夺兵权之恨

项梁死前,其麾下起义军为四支:项梁、项羽、刘邦、吕臣各领一支,项梁为"上将军",统领各军。

项梁死后,其余三支无力再战,均退回彭城(徐州),转入防守。

据《项羽本纪》:

"楚兵已破於定陶,怀王恐,从盱台至彭城,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

项梁战死,楚怀王/熊心暗暗高兴!

他即以战事危险为由,把项氏老弱妇孺迁到"盱眙"软禁起来。又以悼念项梁为由从"盱眙"赶往彭城(徐州)、夺了项羽、吕臣的兵权。而封刘邦为武安侯继续统领原班人马、节制项羽。

此事亦成为项羽日后杀死楚怀王熊心的原因!

(九) 巨鹿之战,项羽借机杀死宋义

公元前207年12月:

项羽时年25岁,正是年轻气盛、冲动好斗的年纪。

《史记》载"章邯破项梁军后即北上击赵,赵军不抵。赵王歇、大将陈馀、宰相张耳、都躲进巨鹿城中。章邯、王离、涉间围困巨鹿城(河北/平乡县城),赵王求救于各路起义军"。

此时楚怀王"熊心"为了巩固自己地位,削弱项羽,故意给他硬骨头啃。在出兵救赵的会议上,楚怀王说: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此时,因项羽恨秦兵杀死项梁,愿与刘邦共同西进入关,怀王不允。而独遣刘邦收拢陈胜、项梁的散卒西进关中伐秦。

却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监军)带兵5万北上救赵,让其与40万秦军正面拼杀,互相消耗。

并定宋义为"卿子将军",所有将领均由宋义节制。

《史记》"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为了早进关中做王,于是对宋义说:"我们迅速渡过漳河,楚军攻其外,赵军应其内,必能打垮秦军"。

宋义却说"不对。打牛虻用的力气打不死虱子。现在秦军攻赵军,先让他们互斗,我们坐收渔翁之利。"

接着说"凶猛如虎、执拗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命者、斩!"

暗喻项羽,因此项羽深恨宋义!

第二天早晨,项羽即在帐中斩下宋义的头。手提其头、胸挂将印、出令军士"宋义与齐国计谋反楚,楚王密令我诛之"。

楚怀王知道后,对项羽大为愤恨和恐惧!从此,楚怀王就想方设法打击项羽…

项羽杀死卿子将军/宋义,实为报叔父/项梁被秦军所杀的之仇!

(十) 项羽对楚怀王不安排他先进关中大恨

项羽北上硬刚40万秦军主力,耗费了10个月的时间,导致他比刘邦晚了近一年的时间才进咸阳。

公元前207年10月:

刘邦趁项羽与秦军大战之机,轻快的攻进关中,逼秦帝/子婴出降,秦朝只维持了15年而灭亡。

得知消息的项羽怒不可遏,立即从"巨鹿"带领原六国起义军约40万,浩浩荡荡地杀向咸阳…

(十一) "鸿门宴"项、刘兄弟和解

公元207年12月中旬:

项羽带领各路诸侯军抵达新丰鸿门、刘邦兵约十万,驻扎霸上,两军相距仅40里路。

老谋深算的72岁老军师"范增"想让项羽杀掉刘邦引起大战,进一步削弱项羽,增强楚怀王势力之目的。

他建议明天在楚军驻地"鸿门堡"(西安/临潼区/鸿门堡)外的平坦地上举行了宴会,邀刘邦赴宴时趁机杀之。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带着秦朝的"传国玉玺、兵符"及张良、樊哙等百人赴宴。

当刘邦献上"传国玉玺、兵符"、跪地称臣后,项羽大悦,最后没有杀害刘邦,而是与刘邦友好结盟。

后人都认为这是项羽短视,其实,当时项羽根本不想、也不敢杀害刘邦!原因是:

1/ 杀刘邦违背道义

已经50岁的刘邦跪在项羽(26岁)前称臣、献出关中,又细数其与项羽在项梁手下做兄弟时的友情后,项羽心满意足了。而且刘邦是先攻进咸阳的首领、杀了刘邦,会失去其它各路诸侯军的信任,会致天下大乱。

2/ 范增给项羽挖坑

范增是拥立楚怀王熊心的主谋者,亦是被项羽杀死的卿子将军/宋义的拥戴人,并非项羽的心腹人。

他想让项羽杀死刘邦、背上违背楚怀王"先入关中者王之"的承诺,成为被攻击的公敌。

3/ 项羽兵力不够强大

项羽清楚,自己虽是"天下第一勇士",但嫡系楚军仅有六万人马左右。

当时跟在身边的40万"各国诸侯军"均不属他管辖,大家是来灭秦报仇的,并非是来和刘邦打仗的,都是期望分蛋糕吃的!

因此,鸿门宴上是项羽故意不杀刘邦,并非项羽短视。

(十二) 除去压顶之山、杀死熊心

红门宴后,项羽致信楚怀王谁为关中王?怀王回复,"如约"

当时的环境是: 原六国之地已被六国起义的诸侯军占领,唯有原秦国地盘"关中"尚无人占领。

而楚怀王又不让项羽做"关中王",所以,项羽大怒!必须杀掉压在头上的大山"楚怀王。

随后,项羽在"戏水亭"(西安/临潼区/戏水河西侧),撇开楚怀王,自己分封18路诸侯。把楚怀王封为义帝,封地为郴县(湖南/郴州市)。

并强迫"熊心"离开彭城迁往郴县,又暗令骁将英布(黥布)追杀,最后将熊心杀死在郴城"穷泉傍"。想来: 打打杀杀、皆为利益!

(十三) 生当人杰、死为鬼雄

公元前203年10月:

项羽(31岁)时,垓下一战、被汉军击溃。作为一个血性汉子,他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在身受十多处枪伤、精疲力尽时,想起过江抗秦的8000名江东子弟兵无一生还、看着随己风餐露宿、南征北战6年的虞姬唱出: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而自杀后…

项羽大喊一声、自刎在虞姬身边、乌江西岸,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短暂的一生!

忠贞美丽的虞姬死后,其地长出一种美丽的鲜花…虞姬花!

宋朝的千古才女"李清照"曾作诗赞扬项羽的英雄气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至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总是给人以重情、伟岸之感,也令人永远记住了铲灭暴秦的西楚霸王项羽、真的是千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