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详解公孙瓒自起兵到覆灭的全过程(赵云到底先投奔的谁?)
发布时间:2025-09-08 08:46 浏览量:8
幽州自古就是个让人头疼的地方,说乱不算最乱,挨得却常是第一刀。提起公孙瓒,许多人可能只记得“白马将军”这几个字,但其实,这哥们的命运,比咱们喝杯茶都折腾。他的人生,像一条北地的秋水,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微澜不惊。而他和幽州的渊源,可比大漠风沙还缠绵。
怎么说呢?公孙瓒也是个挺另类的大人物。祖上算不得显赫,却偏偏一副好相貌,声音洪亮得像钟楼,满嘴的机灵话,他想混出头其实不难。可偏偏天不遂人愿,他母亲出身不好,上面的人谁都不会真把你当回事。倒是他当上小文书时,碰上了贵人刘熹,看他长得周正,脑袋也机灵,就把女儿许了他。两人婚后过得怎么样没人细说,倒是一次意外让这个女婿“忠勇”二字一夜之间传遍了当地——刘熹突然被控了莫须有的大罪,要被押往南方丢掉乌纱帽,公孙瓒悄悄易了装,装成差役,硬生生护着岳父跋涉千里。刘熹什么大风浪没见过?到了洛阳才被赦免,眼圈都红了,认定了这个女婿是条好汉。
这事儿之后,公孙瓒顺利晋身官场,先是跟着涿郡大儒卢植学了几年,然后就甩到了边疆当差。这会儿的辽东,早已是胡人、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的搅动之地,什么强人都冒得出来。公孙瓒刚被任命去那儿当长史,管着一群不安分的乌桓人。一般人烧高香都未必能安稳过完一个任期,前些年你看西北那边,护羌校尉隔三差五坐不热屁股就丢了命。这帮草原汉子讲究谁拳头硬谁老大,要真想指望公文命令就让他们服气,鬼才信。
不过公孙瓒生在北方,从小见惯边地弯弓骑马的行当。他刚到辽东属国,第一件事不是查账目,而是把自己这几年攒下的人脉、少有的朝廷资源一口气都用上了:招了几十个射术拔尖的兄弟,不管出身,有胆有力就收。特地让大家骑白马,号称“白马义从”,明摆着告诉草原上的各路人马:谁敢来闹事,先看看老子的箭快不快。凡是打仗,每次冲锋自己亲自带头,鲜卑人好几回摸过界,都被打得晚上吹风都心虚。
据说白马义从那股子气势,让乌桓人一听“白马长史”来了,恨不得绕着塞外走。你别觉得夸张,后来乌桓人甚至画了公孙瓒的样子练标靶,碰上准头高的还要喊一声“万岁”,结果这边嘻嘻哈哈,那边草原上的各部份明里暗里开始避着这位副大人。辽东地界倒是安分了几年。
不过,这世道哪有一直太平的?刚在辽东站稳脚跟,西北陇右边章、韩遂又起兵闹事。朝廷焦头烂额,也顾不上辽东这些小处了。却因为边疆出过“白马瓒”,特地从幽州征了三千突骑给他,让他去平叛。这三千人可不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都是边地硬茬子,幽州最能打那拨。
谁承想,大军正准备西进,还没到地头,自己家门口出乱子了。渔阳的豪强张超,搭上胡人头领鞠登,两下子联合起来闹起叛乱,不是小股山匪,是实打实能四处割地的豪强。杀了幽州几个大头官,抢掠一路,幽州、辽东、冀州的百姓鸡飞狗跳。这情形有点像后来黄巾军到兖州搅局,曹操亲自带着家当跑路。
面对这局势,公孙瓒知道扔下家门不管,凉州那头也帮不到。他转头先平叛,硬是把叛军从辽东老巢骗出来,石门外血拼一场,把那些嚣张的混混打趴在地,大股战士逃进鲜卑境内。这一仗,边地的汉民多少都松了口气。可胜利没持续多久,公孙瓒一时冲动带兵深追,结果被胡人一圈围在管子城,困了两百来天,上上下下啃马嚼箭,苦挺到最后,居然率领残兵分头突围。风雪交加,没被饿死也算命大。
等到百姓喘过气来,朝廷觉得不能老靠一个杀神压着局面,幽州新派来的刘虞则是路数不同:讲仁政、晓以大义,让鲜卑、乌桓纷纷送上人头以表忠心。胡人一看来的是这位当年的“好官”,也有人真心归附。刘虞很聪明,宽以待胡人,严惩内乱的汉豪,顺便还组织市集搞边贸,让“抢”变成“做买卖”。
这一招啊,比拼命厮杀可管用多了。边地又几年太平,幽州老百姓唱着赞歌,胡人也乐得安生。说到底,咱们这片土地上,不缺狠人,缺的是有本事让兵荒马乱变和平的人。
但,“和气生财”这回事,公孙瓒偏不买账。幽州边地世代被胡人欺负,他只崇尚一个理:谁不服就打服。看着刘虞成天和胡人谈笑风生,他气得直咬牙。不仅如此,还多次派人暗杀给刘虞送信的胡使,想让所有的胡汉合作彻底断了线。那些使者听说“白马瓒”出没,都吓得绕路,愣是连夜翻山,只求一线生机。
其实,历史里像刘虞这样搞怀柔的文官不少,可边地上能出头的,终归还是靠拳头。妥协、强硬,各自有一套。边地的平民,口袋里揣着一枚铜钱,也期盼自家的牛羊明天还在,就是如此简单。
别看前面打得你死我活,刘虞这种软硬兼施的方法,没几年就弄得幽州乱事消停了。朝廷一高兴,刘虞升级当了大司马,公孙瓒也得了奋武将军。乍看之下,两个人该相安无事了,偏偏这世界上怕的不是敌人太强,而是自己人不合。两人一个想方设法聚集部队,一心图强当自己的“大王”;另一个满脑子仁政民生,势必水火不容。隔三差五,公孙瓒不是截杀使者就是敛财侵扰百姓,刘虞一边苦劝一边咬牙忍,好不容易才维持表面和平。
可世事总不按剧本来。南边的袁绍这时毛病也多。他看冀州韩馥守得像铁桶,却架不住手下一个个作妖。袁绍拽着公孙瓒南下帮腔,还捞了个臂助。当时有一拨“青州黄巾”跟黑山贼掺和起来,一起越界,真是场面火爆。公孙瓒出兵东光,大败青州流寇,人头滚滚,声望一夜之间盖过北地。
这一仗之后,各地诸侯都知道前有袁绍坐镇冀州,后有公孙瓒兵压北境;公孙瓒更是野心勃勃,不再甘愿当人副手。可惜,人与人之间,人心难测。
他和袁绍开始因为利益、地盘彼此算计,袁绍名士聚集,谋士如云,偏偏公孙瓒喜欢单干。更闹心的是,公孙瓒杀刘虞之后,好多幽州老百姓连夜上山造反,鲜卑、乌桓、汉人新老势力纷纷推举刘虞遗子刘和,要一起灭了这个“白马瓒”。
后头的事儿,无非是不断地合纵连横、拉锯角力。公孙瓒困守易京,疏远身边旧人,对外不再征战,对内疑神疑鬼,最后四面楚歌,走到绝路。袁绍带大军北上,把他围得水泄不通,公孙瓒还想等黑山军救援,可惜计划被识破,只能自焚以终。就这么,一个快意恩仇一辈子的北地汉子,最后守在阴冷的铁门后,点火自尽,没有几个人为他洒泪。
有时候看历史,真叫人无趣。前一分钟“白马瓒”被万人敬仰,后一分钟就是一地狼藉。幽州那地儿风大,英雄落幕的时候,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老百姓都说没顶级谋士的人,哪怕你能打,也难长久;真要逞强到底,不是谁都能收官的。历史里多少大人物,如今不过两行冷冰冰的字,倒叫人想:到底是这世道杀伐太快,还是人的心气太高?谁又能说清呢?
Describe a time when you worked on a team project at work. What was your role and how did you deal with conflict?
- 上一篇:11人!最新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 下一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早期组织寻踪(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