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个牛人,打下二百年江山

发布时间:2025-07-08 01:23  浏览量:1

要说东汉那段历史,绝对少不了这28个牛人——云台二十八将。他们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左膀右臂,靠着真本事和真忠诚,硬生生从乱世里打出一片江山,让东汉能稳稳当当站住脚差不多二百年。这帮人可不是靠运气上位的,每一个都是战场上杀出来的硬角色。

云台二十八将这名字听着挺高大上,其实就是刘秀手下28个功劳最大的将领。这帮人不是皇亲国戚,全是靠自己本事爬上来的。东汉初年,刘秀忙着收拾新莽留下的烂摊子,天下四分五裂,各地军阀割据,起义军到处闹腾。他能从这乱七八糟的局面里杀出来,靠的就是这28个家伙。

他们打仗勇猛,脑子也好使,个个都能独当一面。后来,汉明帝刘庄为了纪念这帮功臣,在洛阳南宫云台阁里让人画了28幅画像,这“云台二十八将”的名号就传开了。《后汉书》里还专门给他们立了传,说他们“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意思是这帮人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个个都是顶尖人才。

那时候天下乱得不行,刘秀刚起兵时,手底下人不多,资源也少。这28个人从各地投奔过来,有的带兵,有的出主意,有的管后勤,愣是把刘秀从一个小军阀扶成了开国皇帝。接下来,咱们就挨个儿看看这28位牛人都是谁,干了什么大事。

邓禹,南阳新野人,打小就聪明,13岁就能背《诗经》。他在长安念书时认识刘秀,俩人一见如故。后来天下乱了,他跑去河北投奔刘秀。那时候刘秀刚起兵,势单力薄,邓禹给他出了个大主意:“先稳住河北,招揽人才,争取民心,再图大事。”这话说得太到位了,刘秀一听就把他当心腹。

后来邓禹亲自带兵打仗,平定铜马起义军,稳住河北大局。有一回,他夜袭铜马军营,把敌军打得晕头转向,好多人都直接投降了。这家伙不光会出主意,打仗也有一套,为刘秀站稳北方立了大功。

吴汉,南阳宛人,家里穷,早年在渔阳卖马混日子。乱世来了,他投奔刘秀,靠着一股狠劲儿崭露头角。有一次,刘秀想调幽州十郡的骑兵,可当地头头苗曾不太配合。吴汉带着20个人就敢直闯苗曾大营,趁他出来迎接时,直接把他砍了,吓得各郡老老实实交兵。

这事干得太漂亮了,兵没费多少就弄到手,吴汉还把名册交给刘秀随便调配。后来他南征北战,平了刘永、董宪、公孙述这些割据势力,打仗从不含糊,绝对是刘秀手下的大将之才。

贾复,南阳冠军人,年轻时学《尚书》,为人特讲诚信。当县掾时,他押送盐巴到河东,路上碰上劫匪,别人都扔下盐跑了,他死守不放,最后硬是把盐带回去,乡里人都夸他靠谱。后来他看更始政权不行,就投了刘秀。

刘秀特喜欢他,赐了匹马,还提拔他当破虏将军。贾复打仗不要命,身上12处伤疤都没让他退缩。有一仗,他带着重甲冲进青犊军阵,手刃敌将,血都溅满战袍,硬是把河北局面稳住了。

耿弇,扶风茂陵人,家里是将门,爹是上谷太守。他20出头就投奔刘秀,跟着平王郎、铜马,立了不少功。后来打山东的张步,他带兵直插临淄,半夜突袭,敌军还没反应过来城就丢了。耿弇打仗不光靠勇,还会用脑子,每次都能抓住关键,帮刘秀把山东收拾得服服帖帖。

寇恂,上谷昌平人,早年就以勇武出名,后来当了河内太守。刘秀起兵时,他管着河内,攒粮草,练兵马,给刘秀提供了稳稳当当的后方。后来打河北,他带兵镇压起义军,颍川一仗打得敌军溃不成军,中原局势一下就稳了。这人管事特别有一套,是刘秀的大后勤部长。

岑彭,南阳棘阳人,投奔刘秀后专打南方。攻公孙述时,他带兵深入蜀地,拿下成都,把益州收拾得干干净净。荆州那边,他也打下不少城池,让南方彻底归顺东汉。这家伙打仗稳扎稳打,功劳不小,可惜后来被刺杀了。

冯异,颍川父城人,为人低调,喜欢一个人坐树下思考,人称“大树将军”。他打河北、关中,战功赫赫。昆阳之战,他守城死扛,拖住敌军,给刘秀争取了时间。这人不太爱出风头,但干实事特别靠谱。

朱祜,南阳宛人,投奔刘秀后专攻河北。打王郎时,他带兵突袭邯郸,砍了敌将脑袋,河北局势一下就稳了。这家伙打仗干脆利落,是个硬角色。

祭遵,颍川颍阳人,当过颍川太守,打仗特别勇猛。平河北、荆州,他带着兵把敌军打得没脾气,中原这边全靠他撑着。祭遵守规矩,带兵也严,是个靠得住的将领。

景丹,冯翊栎阳人,当过冯翊太守,学问好,打仗也不含糊。平关中、陇右,他带兵把敌军收拾得服服帖帖,西北这边多亏他稳住。

盖延,渔阳要阳人,当过渔阳太守,打仗特别猛。平河北、山东,他带兵横扫敌军,北方局势全靠他硬打出来的。

铫期,颍川郾人,当过颍川太守,打仗勇猛异常。平河北、荆州,他带兵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中原这边多亏他守着。

马武,南阳湖阳人,当过南阳太守,打仗跟不要命似的。平河北、山东,他带着兵横冲直撞,南方局势全靠他硬拼。

刘隆,南阳安众人,当过南阳太守,打仗靠脑子。平河北、荆州,他带兵稳扎稳打,南方这边多亏他撑着。

陈俊,南阳西鄂人,当过南阳太守,打仗特别硬气。平河北、山东,他带兵把敌军打得没脾气,南方局势全靠他。

杜茂,南阳冠军人,当过南阳太守,打仗不要命。平河北、荆州,他带兵硬扛敌军,南方这边多亏他顶着。

傅俊,颍川襄城人,当过颍川太守,打仗靠脑子。平河北、山东,他带兵稳稳当当,中原局势全靠他。

坚镡,颍川襄城人,当过颍川太守,打仗特别硬。平河北、荆州,他带兵把敌军收拾得服帖,中原这边多亏他。

王霸,颍川颍阳人,当过颍川太守,打仗靠智谋。平河北、山东,他带兵稳住大局,中原局势全靠他。

任光,南阳宛人,当过南阳太守,打仗经验老道。平河北、荆州,他带兵把敌军打得没脾气,南方这边多亏他。

李忠,南阳宛人,当过南阳太守,打仗稳当。平河北、山东,他带兵收拾敌军,南方局势全靠他。

万脩,南阳新野人,当过南阳太守,打仗特别猛。平河北、荆州,他带兵硬拼,南方这边多亏他。

邳肜,扶风茂陵人,当过扶风太守,打仗靠脑子。平关中、陇右,他带兵稳住大局,西北局势全靠他。

刘植,巨鹿昌城人,当过巨鹿太守,打仗不要命。平河北、山东,他带兵横扫敌军,北方这边多亏他。

耿纯,巨鹿宋子人,当过巨鹿太守,打仗靠忠诚。平河北、荆州,他带兵稳住大局,北方局势全靠他。

臧宫,颍川郹人,当过颍川太守,打仗特别硬。平河北、山东,他带兵收拾敌军,中原这边多亏他。

马成,南阳棘阳人,当过南阳太守,打仗稳当。平河北、荆州,他带兵把敌军打得服帖,南方局势全靠他。

王梁,渔阳要阳人,当过渔阳太守,打仗特别硬。平河北、山东,他带兵横扫敌军,北方这边多亏他。

东汉建起来后,刘秀是个厚道人,对这帮功臣挺好,封爵位,分田地,但为了稳住皇权,他搞了个“退功臣进文吏”的政策。除了邓禹、吴汉、贾复这仨还能掺和朝政,其他人都退下来享福了。咱们看看他们后来的日子:

邓禹:封高密侯,当了太傅,帮刘秀管大事。58年病死,57岁,谥号元侯。他家后来挺牛,孙女还当了皇后。

吴汉:封广平侯,大司马,管军队。44年病死,谥号忠侯。他家在东汉初还挺有地位贾复:封胶东侯,左将军。55年病死,谥号刚侯。他家子孙多当官,混得不错。耿弇:封好畤侯,建威大将军。36年病死,谥号愍侯。他家世代为官,挺风光。

寇恂:当河内太守,后来升太中大夫,退下来养老,家里成世家。岑彭:封舞阴侯,35年被刺杀,谥号壮侯。他家得了封赏,延续几代。冯异:封阳夏侯,征西大将军。34年病死,谥号节侯。他家也混得不错。朱祜:封鬲侯,太尉,退下来养老,家里成世家。

祭遵:封颍阳侯,太中大夫。33年病死,谥号成侯。他家延续几代。景丹:封栎阳侯,太傅,退下来养老,家里混得不错。盖延:封安平侯,太尉。39年病死,谥号威侯。他家成世家。

铫期:封安侯,卫尉,退下来养老,家里延续几代。马武:封杨虚侯,捕虏将军。41年病死,谥号忠侯。他家混得不错。刘隆:封慎侯,骠骑将军,退下来养老,家里延续几代。陈俊:封平陆侯,太中大夫。37年病死,谥号威侯。他家成世家。

杜茂:封高都侯,大司农,退下来养老,家里混得不错。傅俊:封昆阳侯,光禄大夫。31年病死,谥号威侯。他家延续几代。坚镡:封关内侯,太中大夫,退下来养老,家里混得不错。

王霸:封向侯,上谷太守。59年病死,谥号定侯。他家成世家。任光:封阿陵侯,信都太守,退下来养老,家里延续几代。李忠:封丹阳侯,丹阳太守。42年病死,谥号威侯。他家混得不错。万脩:封南乡侯,南阳太守,退下来养老,家里延续几代。

邳肜:封武阳侯,太仆。62年病死,谥号昭侯。他家成世家。刘植:封昌城侯,骠骑将军,退下来养老,家里混得不错。耿纯:封高阳侯,东郡太守。37年病死,谥号成侯。他家延续几代。

臧宫:封槐里侯,城门校尉,退下来养老,家里混得不错。马成:封山桑侯,南阳太守。56年病死,谥号定侯。他家成世家。王梁:封广汉侯,河南尹,退下来养老,家里延续几代。

云台二十八将这帮人,真不是盖的。他们凭着真本事和真忠诚,帮刘秀从乱世里杀出一条血路,建起东汉这二百年江山。打仗时,他们冲锋在前;建国后,刘秀也没亏待他们,虽然大多退下来,但封赏够厚,家族也多延续了几代。

到了东汉末年,政治乱了,他们的后人不少也跟着倒霉,但这28个人的功绩,那是铁打的事实,历史书上永远有他们一笔。这帮牛人,不光是东汉的传奇,也是咱们中国历史的硬核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