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宫遗梦:华清池畔的盛唐余韵

发布时间:2025-09-12 17:38  浏览量:1

骊宫遗梦:华清池畔的盛唐余韵

文:林建南

五月的风裹挟着槐花甜香,穿过大雁塔的铜铃,一路引我至骊山北麓。但见朱门巍然洞开,匾额上“华清宫”三字如墨龙腾跃,门内隐约传来温泉水汽与千年往事交织的氤氲。我踏着青砖拼成的莲花纹路入门,恍若踩碎了时空的琉璃,坠入一场盛唐的旧梦。

芙蓉湖畔柳梳妆

初入宫苑,一泓碧水蓦然揽住天光云影。芙蓉湖静似未磨之镜,倒映着九曲回廊与远山眉黛。岸边垂柳垂丝千缕,恰似梳妆侍女纤指轻抚湖面,漾起圈圈涟漪如展笺作赋。柳浪闻莺处忽有啼声三两,竟似白居易笔下“芙蓉如面柳如眉”的句子化作了声籁,成为一曲无声的飞歌,教人疑心杨贵妃的胭脂水曾染就这满湖绯霞。我倚着汉白玉栏小憩,恍惚见水中游鱼衔着开元通宝嬉戏——原是阳光碎金在碧波间流转,逗得人莞尔追想“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旖旎时光。

九龙殿阁鳞甲开

绕过题着“海棠汤”的月洞门,忽见九条石龙昂首吐珠。龙首经年温泉浇淋,早已玉润生烟,龙身鳞甲在午阳下竟似活物般翕动。喷涌的泉瀑击打青石,迸溅万千珠玉:有的如琵琶急弦“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的似霓裳羽衣翩跹散绮,更有凝成雾虹者架起时空鹊桥。最奇是东首墨龙双目含黛,恍若安禄山乱起时贵妃怅望骊山的那抹愁容。此刻温泉蒸汽蒸腾如殿宇穹顶,教人顿悟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的浩渺气象,原来琼楼玉宇从来不在云端,尽在这水雾缥缈间。

海棠汤池胭脂冷

循着椒香步入海棠状汤池遗址,五瓣海棠用青玉砌就,虽无活水仍泛着温润光泽。俯身轻触池底墨玉,竟觉有余温暗渡指尖——不知是日照馈赠还是千年爱欲未凉?池周垂幔石柱犹存金箔残片,风过时叮咚如击磬,似与骊山松涛合奏《霓裳羽衣曲》。忽见壁间嵌着半面鸾镜,照见游人来去如云,唯镜中永远留着凝脂般的月光。此刻夕阳斜照汤池,恍见水面浮起太真仙子若隐若现的倒影,惊回首却只有苔痕上摇曳的竹影,真个是“春风拂槛露华浓,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幻境重现。

五间厅檩弹痕深

登至骊山西绣岭,画风陡然峻峭。五间厅灰砖建筑默立如史册,玻璃窗上弹孔宛若凝固的雨痕——某粒1936年的雪花曾穿过这里,将“攘外必先安内”的僵局击出裂响。手指抚过凹凸的弹孔,似触到历史急促的脉搏。屋角古柏虬枝盘结,新绿与枯槁同在,恰似民族危亡时节的铮铮铁骨与柔肠。遥望兵谏亭如剑插立山脊,忽然懂得温软华清池为何终成改写中国命运的剧场:温泉能洗去尘垢,却洗不醒醉生梦死;唯有裂帛之声方能刺破长夜,让骊山晨曦重沐神州。

骊山晚照古今融

立于烽火台遗址极目,整座华清宫尽收眼底。晚霞给飞檐斗拱镀上金边,九龙湖化作盛满葡萄酒的夜光杯,逶迤宫墙如巨龙守护着时光秘藏。东南隅《长恨歌》实景演出的丝竹隐约飘来,现代激光在暮色中勾画霓裳羽衣,恰与山间真实升起的星月交辉。这瞬间顿生奇悟:华清池原是时空的琥珀,既封存着“春寒赐浴华清池”的柔媚,“渔阳鼙鼓动地来”的惊变,亦凝结着“西安事变”的雷霆、而今四海宾朋的惊叹。温泉水终年恒热,因它涌动着不竭的生命脉动——往事在此沉淀,未来在此萌蘖。

离园时见宫门石狮披满霞光,其瞳仁映照过十三个王朝月升日暮,此刻正温柔目送现代游人的归途。忽闻钟鼓楼传来苍茫暮鼓,声浪推着云霞漫过骊山,仿佛整个长安城的过往都在共鸣。回望宫苑深处升起的淡雾,恍若贵妃抛向尘世的素练,将千年悲欢轻轻笼作一首无字的诗。

华清池之美,在皮更在骨。温泉水不止洗凝脂,更涤历史之尘;骊山月不仅照欢宴,亦鉴兴衰之镜。当你在海棠汤边触摸到玉石的余温,在兵谏亭前听见松涛里的枪声,便明白这座宫苑原是活着的史书——每滴泉水都在诉说:最美风景从不是温柔乡里的沉醉,而是历经烈火灼烧后,依然如温泉般生生不息的文明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