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16句,16个典故,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发布时间:2025-07-30 19:26 浏览量:1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
他文武双全,22岁便中进士,任康熙一等侍卫。
他的词风哀婉深挚,王国维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他的出身显贵却厌弃权争,自谓“我是人间惆怅客,非是人间富贵花”。
这首《我看爱情》,以十六个典故编织成一幅跨越时空的爱情浮世绘,既是历史烟云的凝缩,亦是人性情感的剖白。
《我看爱情》
金屋犹自赋长门,渔阳鼙鼓正销魂。
冲冠一怒自古有,花丛懒顾又几人。
泪洒倾盆长城断,银汉清浅两下分。
彩蝶无奈舞翩翩,青衫湿遍泣孤坟。
金石录成声声慢,断桥残雪恋君恩。
良驹不去江难渡,至尊缘何入空门。
孔雀年年东南去,三生石畔葬花魂。
莫待白头吟钗凤,扇底桃花又一春。
解析:
金屋犹自赋长门,渔阳鼙鼓正销魂。
以“金屋”象征帝王对爱情的奢华承诺,揭示爱情在政治与欲望面前的脆弱,即便是以金屋为誓,最终也难逃色衰爱弛的命运。
“鼙鼓”即战鼓,象征盛世崩塌,“销魂”指爱情在政治动荡中的幻灭。杨玉环之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权力与美色纠葛的必然结局。
汉武帝刘彻幼年时,曾对姑母之女陈阿娇许诺:“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这便是成语“金屋藏娇”的由来。后阿娇被立为皇后,但因善妒失宠,被贬居长门宫。她以千金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以抒发哀怨之情,试图挽回汉武帝的心,但最终失败。
唐玄宗与杨玉环沉迷享乐,安禄山从渔阳起兵叛乱。玄宗仓皇逃至马嵬坡,被迫赐死杨贵妃。白居易《长恨歌》中,以“渔阳鼙鼓动地来”描写乱世惊破霓裳羽衣的幻梦。
冲冠一怒自古有,花丛懒顾又几人。
自古就有人会为了爱情,做出冲动甚至影响深远的举动,而在红尘纷扰中,又有几人能坚守纯粹的爱情?
吴三桂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刘宗敏所掳,愤然引清军入关,导致明朝灭亡。吴伟业《圆圆曲》以“冲冠一怒为红颜”批判其自私。
元稹悼念亡妻韦丛,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诗句。即使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也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此句营造出对爱情忠贞不渝、目不斜视的意境,感慨世间能对爱情如此专一的人寥寥无几。
泪洒倾盆长城断,银汉清浅两下分。
孟姜女的丈夫被征去修筑长城,久未归来,孟姜女千里寻夫,得知丈夫已死,悲痛欲绝,痛哭流涕,竟哭倒了一段长城。描绘出爱情中深沉的悲痛与绝望,泪水如倾盆大雨般,其力量之大甚至能撼动长城,营造出悲怆动人的意境。
牛郎和织女相爱却被银河相隔,只能每年七夕鹊桥相会。“银汉清浅” 看似银河不宽,却将两人无情分隔,营造出爱情中因外界阻碍而分离的无奈与思念的意境,那浅浅的银河成为了隔断真挚爱情的巨大障碍。
彩蝶无奈舞翩翩,青衫湿遍泣孤坟。
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却不能相守,死后化为蝴蝶,双双翩翩起舞,生死相随。
纳兰性德悼亡妻卢氏,作《青衫湿遍·悼亡》:“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以泪浸透青衫,写尽丧妻之痛。
化蝶的“舞”愈显生死别离之痛,青衫的“湿”直击悼亡之悲怆。
金石录成声声慢,断桥残雪恋君恩。
李清照与赵明诚共撰《金石录》的岁月,是赌书泼茶的琴瑟和鸣,砚台里研的都是相知的甜蜜。而丈夫病逝后的《声声慢》,却字字浸着“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孤苦。
从琴瑟和鸣到形单影只,写尽世事对爱情的消磨。
断桥残雪处,白娘子对许仙的眷恋穿越了法海的禁锢,那份在寒凉境遇中愈发炽热的“君恩”,恰是对前句遗憾的温柔补缀。
良驹不去江难渡,至尊缘何入空门。
乌骓马的决绝是英雄气节的绝唱,顺治的袈裟是红尘情爱的荒诞谢幕。
生死与出家,皆是挣脱桎梏的极端选择。
乌骓马随项羽乌江自刎,乌骓马却不肯渡江,那驻足的蹄声里,藏着对霸王的生死相随。
顺治帝为董鄂妃弃江山入空门的传说,则见爱情足以让九五之尊舍弃万乘之位。
一为匹夫之诺,一为帝王之痴,皆因情字羁绊:纵有江河可渡、权势可依,心若为爱情系住,便甘愿画地为牢。
孔雀年年东南去,三生石畔葬花魂。
孔雀的徘徊是思念的永恒轮回,葬花的锄声是宿命的冰冷叩击。
爱若飞鸟难留,花如残红易逝。
焦仲卿与刘兰芝化雀双飞的故事,让“孔雀东南飞”成了忠贞的密码,每年振翅的轨迹,都是对世俗压迫的无声反抗。
三生石畔的葬花魂,融了黛玉葬花的自怜与三生缘定的期许,落花入土的轻响,既是哀叹美好易逝,也是对来世重逢的暗祷。
以轮回意象写爱情的延续,一者以刚烈姿态抗争,一者以柔婉笔触祈愿。
莫待白头吟钗凤,扇底桃花又一春。
“钗凤”是错过的信物,“桃花”是污浊中的纯洁。春去春来,爱情在轮回中重复着相似的悲剧。
卓文君作《白头吟》的决绝,陆游题《钗头凤》的悔恨,都是爱情逝去后的追悔。
诗人在此发出劝诫:莫等情断缘尽才幡然醒悟。而李香君血溅桃花扇的典故,让“扇底桃花”成了爱情历经劫难后的重生象征:纵有伤痕,仍可在时光里开出新的春天,为全诗的悲叹添了一抹亮色。
从金屋长门的帝王之爱,到扇底桃花的风尘绝恋,十六个典故贯穿两千年文明史。
纳兰抽丝剥茧,揭示爱情在权力、战争、礼教重压下的异化:
陈阿娇的《长门赋》是权力博弈的祭品,吴三桂的“冲冠一怒”让私情沦为历史劫火,而焦仲卿的“孔雀东南飞”则是宗法社会吞噬个体的血证。
作者以“旁观者”视角,既哀叹爱情在现实中的脆弱,又批判人性在情欲中的迷失。
- 上一篇:贺亦农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及灾后恢复工作
- 下一篇:为什么历史总在重复?3个底层规律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