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籍贯东三省的12位社稷重臣:1秦开,2公孙度,3大祚荣
发布时间:2025-07-17 23:23 浏览量:1
(虽先秦在行政区划上无“东三省”概念,但秦开的拓土核心区域就在今辽宁,可视为东北最早的历史重臣)
战国中期,燕国面对东北强敌东胡(活跃在辽河上游)常吃亏,秦开被派去当人质,忍辱负重,把东胡的底摸得透透的。回来后,他率军北伐,“暴走”千里,直接打穿东北南部(今辽宁大部)!把东胡赶到了更北边。这一仗,他建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其中“辽东”这个名号,就是从他开始。燕国在他开拓的土地上,沿着山势修起了燕北长城(今在辽宁还能找到遗迹)。可以说,没有秦开北拓辽东,后来汉唐向东北的开拓就没了根基。他是首位在华夏正史中留下姓名的、有明确军事行动足迹在今东三省区域的军事家兼开拓者,真正为后世打通了向东北发展的历史走廊。
公孙度祖上是避祸迁到辽东的(辽宁辽阳附近),本是“北漂”后人。东汉末年中原大乱,他在辽东发迹,成为辽东太守。这老哥眼光毒辣,手段也狠!他一看朝廷管不着了,立刻整顿军备,杀伐立威,稳定了辽东局势。然后挥军向东,把玄菟郡(今辽宁东部、吉林南部)、乐浪郡(朝鲜半岛北部)都收入囊中,甚至派兵渡过大海,打到青州(今山东)部分区域搞过“登陆作战”!在他治下,辽东几十年免受中原战火,成为避乱者的乐土。他自封辽东侯、平州牧,俨然东北亚小霸主。曹操为稳定后方,也得承认他、拉拢他(官拜武威将军、永宁乡侯)。公孙度及其后代(子公孙康、孙公孙渊)割据辽东近50年,在那个时代,他就是整个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的实际“王”! 虽然后来被司马懿灭掉,但他把辽东经营成了能与魏、吴并提的重要割据势力,其雄才大略不可小觑。
他是东北建立的第一个受中央册封的成熟国家——渤海国(698-926年)的缔造者! 大祚荣本是靺鞨族(东北古老民族)首领,祖居营州(今辽宁朝阳,当时属唐关东都督府)。契丹反唐,他率领部众和部分高句丽遗民东奔至今吉林敦化一带,建立震国。他联合女真各部,依靠山川地利发展武装力量。唐玄宗时,玄宗正式册封他为“渤海郡王”,震国自此称“渤海国”(713年)。他的都城在旧国(今吉林敦化),后迁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在唐朝扶持和自身努力下,他以东北为根基,创建了一个“地方五千里,编户十余万”的强盛政权,仿唐朝制,文教大兴,被后世誉为“海东盛国”。大祚荣不仅是东北地方政权领袖,更是唐朝羁縻政策下的重要藩王,他的存在极大地稳定了唐朝东北边疆,沟通了中原文化与东北亚的交流。
(渤海国遗民,世代居于辽阳等地)
他是渤海国亡国贵族后裔(国姓“高”之后),在契丹崛起时登场。高模翰不仅勇猛,还特“有眼力见”!他看到契丹必将一统北方,早早投奔阿保机家族。他在辽太宗南下灭后晋、攻开封的关键战役中,是先锋主力,冲锋陷阵,屡建奇功。尤其是白马岭之战等关键硬仗,他都是带头厮杀的主将。《辽史》专门记载辽太宗感叹:“朕自闻有模翰名,今乃一见,何过之晚也!” 灭晋后论功行赏,他被封为上将军、御史大夫、开国公! 地位极高。太宗甚至将他比作汉武帝时的匈奴功臣金日磾,以示其忠心与功勋远超外族出身带来的“隔阂”。高模翰在辽初军事机器中扮演了重要突击力量的角色,作为渤海遗民却成为契丹核心战将,充分体现了辽初“因俗而治”、善用各族人才的策略,他本人也成为渤海族融入契丹政权的标志性人物。
(出生地争议多指向其父萧思温家族祖居地潢水流域,今内蒙古赤峰,属契丹发源地,从文化族属与早期政权核心区域看属广义东北。辽代实行五京制,其上京临潢府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在今宁城,与今东三省地理相邻、民族同源、政权核心区相连)
萧太后的大名,估计各位老哥都听过戏文里唱。她叫萧绰,小名燕燕。她的家族出自契丹后族萧氏(核心地带在上京/中京一带,契丹故土)。作为辽景宗皇后、辽圣宗生母,丈夫多病早亡,她执掌辽国国政近27年(969年起摄政)!临朝时抱着年幼的圣宗,内忧外患下,她锐意改革:整顿吏治、推行汉法、放免奴隶、奖励农耕,让辽国国力达到鼎盛!她军事能力更强,多次亲征,与宋朝打得有来有回,著名的“澶渊之盟”就是在她实际主导下达成的(1004年),奠定了宋辽百年和平。她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政治和军事才能的女性统治者之一,在契丹男性至上的社会里崛起,并将“辽”推向了顶峰,被史家称为“女中尧舜”。她的治国遗产深刻影响了辽国后期的走向及女真人崛起前的东北亚格局。
(生女真完颜部核心成员,生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流域,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
说金兀术(完颜宗弼)在战场上厉害,得先提提他的叔叔辈——完颜娄室!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铁杆兄弟和首席战神,堪称金国开国头号打辽“拆迁办主任”!从护步达冈大破辽天祚帝主力(1115年),到一路追杀天祚帝至塞外(1120年俘虏之),灭辽最关键的硬仗、苦仗几乎都是他啃下来的。他还能打穿插、搞突袭,拿下辽上京、中京、西京(今北京)等战略要地,从白山黑水一直砍到燕云十六州! 生前封万户都统,死时被金太宗亲临哭祭,追封莘王(后追封金源郡王),哀荣备至。他打仗的特点是 “所向无前,深入敌境” ,金军早期的“野蛮冲锋流”,他练到了极致。他是标准的“金源内地”猛人,从按出虎水畔一跃成为决定东亚格局的军事柱石,他打仗的故事,写满了一部女真崛起史。
(完颜部核心区域在今黑龙江阿城、哈尔滨一带)
一提“金兀术”,《岳飞传》里的大反派是吧?其实历史更复杂!他本名完颜宗弼,女真名兀术,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正宗的女真贵族,出生成长在“金源内地”(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他是金国开国功臣之一,女真政权统一东北、攻灭北宋的强力推手。他率“铁浮屠”(重甲骑兵)横扫中原,是攻宋的主将(和岳飞打了很多硬仗)。灭北宋后,他长期统辖河南、陕西,成为金国最强大的军事领袖与权臣。晚年他拜都元帅、太师,总揽军政大权,还推动了与南宋的第二次“和议”(绍兴和议,1141年),大致划定了宋金边界。尽管宋人视其如“豺狼”,但从金国角度看,他是开疆拓土的柱石,稳定南方的定海神针。他的根,深深地扎在松花江畔;他的威名,却响彻在整个北中国的大地上。
(出身辽东辽阳府,今辽宁辽阳)
这位宰相身份很特殊。他是渤海国皇室后裔(大氏),出生在辽阳的汉化程度极高的家庭。金朝崛起后,他由辽入金(早期渤海贵族受金统治者拉拢)。历仕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五朝!官至尚书令(宰相之首),封南阳郡王。张浩是当时少有的治世能臣:兴科举、定礼仪、管户部、修水利、理冤狱,深得信任。但他最具历史感的一笔,是为金海陵王主持营建了金中都(今北京西南)!他负责整体的规划建设(1151-1153年),奠定了此后元明清北京城的基础。后来金世宗即位,他仍是托孤重臣,辅助稳定朝局。作为根在辽阳的渤海遗民,张浩在女真政权中位极人臣,为金的汉化和中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沟通女真、渤海、汉文化的重要桥梁式人物。
(籍贯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
生在辽东长在辽东,李成梁几乎是明朝中后期整个辽东的“定盘星”!他家是世袭军户,虽然年轻时一度家道中落(家贫,40多岁方得袭职),但一旦掌权,展现出惊人的军事天才。他镇守辽东近30年(1570-1592年;1598-1606年,两度任职),多次击败蒙古插汉部、泰宁部及崛起的女真(如王杲、王兀堂),威名赫赫。他修堡、联姻、分化、重击并用,提拔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用女真制约女真,虽然后世诟病他“养寇自重”(待遇优厚且后期腐败),但不可否认在他任职期间,辽东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相对稳定,这保障了明朝东北边境安全。他和后来的抗倭名将戚继光齐名(“南戚北李”)。作为土生土长的辽东军帅,李成梁深刻影响了晚明东北边疆格局,其遗产亦加速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辽东铁岭卫世袭军户,李成梁长子)
提起他爹“李大帅”李成梁,东北老户谁不晓?但儿子李如松的成就,放在整个明代历史也闪闪发光!他就是“关宁铁骑”黄金时代的顶尖代表。继承了父亲的辽东家底和军事才华,先在辽东扫荡蒙古土蛮立威,更牛的是万历三大征他干了两项!先是率军入朝抗日(1592-1593年),指挥收复平壤之战,大破日军小西行长部,一举扭转朝鲜战局(逼得丰臣秀吉一度想求和)。回国后立马被调到宁夏平叛(哮拜之乱),用引水灌城的绝招灭了叛军老巢!虽因萨尔浒之败战死沙场(1619年),但看整体功勋,他是万历朝中后期实际能力最强、功勋最著的武将(没有之一)!他打下的仗,从辽东草原到朝鲜山河再到西北边陲,辽东铁骑“万马奔腾”的号角,在他指挥下响彻大半个东亚。他就是李成梁家族在军事成就上的最高峰,标准的辽东“军二代”天花板。
(辽东抚顺巨商,家族世居抚顺,明末女真化汉人代表)
提到清朝开国功臣,都念叨“佟半朝”?佟养性就是这“佟氏一门”的开局核心!他是努尔哈赤起兵前,就在抚顺关做买卖的大商人,和女真部落(尤其努尔哈赤)来往极密。眼光毒辣,看出努尔哈赤必成大业,带着整个家族和巨额财富率先“入股”!后金刚建国(1616年),他就是核心。努尔哈赤成立汉军旗(初称“乌真超哈”),首位昂邦章京(总督)就是他!他负责督造红衣大炮(铸炮专家佟攀攀受他指挥),组建了后金第一支正规火器部队,在大凌河之战(1631年)中大显神威,把明军重镇都轰塌了!这仗一打完,他被皇太极亲封“总兵官,三等昂邦章京”(高级爵位),开了汉官获高级爵位的先河。他不仅自己是重臣,侄子佟图赖(康熙姥爷)等更成满洲核心贵族。作为最早投效、专掌火器的汉军开创者,佟养性是把辽东财商势力与满清军事崛起成功嫁接的关键桥梁。
这位是咱黑、吉两省早期建省的关键人物!萨布素祖籍虽是海西女真,但生于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成长于清军东北防区。他从领催(基层军官)做起,靠着勇猛和谋略在反击沙俄入侵的雅克萨战役中脱颖而出。作为一线将领,他多次率兵摧毁俄军据点。最关键的是在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设立黑龙江将军衙门,萨布素被任命为首任黑龙江将军!这是黑龙江作为一个独立军政区划的开始。他坐镇瑷珲(今黑河),筹划粮饷,筑城屯田,建立驿站体系,并最终作为前敌指挥官,亲自率军攻克雅克萨城(1685,1686两次战役),逼退沙俄,为《尼布楚条约》(1689)的签订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不仅是抗俄名将,更是清代黑龙江行政体系的开创者和东北边防工程的奠基人之一,在黑土地上留下了不朽的功勋。#历史杂谈##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