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铭:安身知危,远谋识退,通变达生
发布时间:2025-07-14 13:03 浏览量:1
天有风云之谲诡,地有陵谷之变迁。观夫沧海桑田,非独造化之工;察彼人生穷通,岂尽天命之数?智者察几于未萌,明者避祸于无形,所赖者何?惟“三思”之箴永葆心间矣!
昔勾践困于会稽,尝胆非甘苦自虐,实乃悬目于强吴之眈眈,卧薪警醒不敢忘危。此所谓“旱则凿井,寒则织裘”,非待渴而掘,非临冻而纺。
昔李唐盛时,长安夜夜笙歌未歇,玄宗却渐忘渔阳鼙鼓之隐忧。待禄山铁骑踏破潼关,霓裳羽衣尽化烽烟之尘。恰如《易》之所诫:“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然察梁柱之微蛀于未倾之际,方为大智。
今人营生,若只沉溺于眼前温饱,不思行业之潮退潮涨,一旦风浪骤至,岂非如扁舟入海,茫然无措?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此天道循环之常理。
昔范蠡佐勾践洗雪会稽之耻,霸业既成,洞悉“飞鸟尽,良弓藏”之机,飘然五湖烟水间,得保令名逍遥余生。彼韩信,功高震主而不悟退藏之道,未央宫前徒留悲风呜咽。老子有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非怯懦畏葸,实乃知天地盈虚之消息,明乎“花看半开,酒饮微醺”之妙境。
观商海浮沉,多少豪杰于鼎盛时贪进不舍,终至资金流转如涸泽之鱼,声名崩颓似雪崩之山。当进则进,该退则退,此非庸人所能解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惟变方能生生不息。
班超投笔于案牍之间,慨然叹曰:“大丈夫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安能久事笔砚间乎?”遂绝域立功,名标青史。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囿华夏衣冠之旧制,终使弱赵雄视北疆。此皆顺乎时势,勇于易辙之典范。《孙子》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今之世界,新技如春潮迭涌,旧法若秋叶飘零。或固守枯井以为天圆,拒新潮如畏洪水;或能识风起青萍之末,顺流转型,反于时代激流中勇立潮头。变者,非随波逐流之无定,实乃审时度势后之智慧抉择。
昔有一老圃于乡野,其植果树有方。问其诀窍,翁捋须笑曰:“无他,三思而已。观天色有变,思危则预覆其苗;待枝繁果硕压弯树干,思退则忍心疏剪其果;若逢土瘠或虫害,思变则或移栽沃土,或试新方除虫。” 老圃之言虽浅,却如醍醐灌顶。人生逆旅,岂有万全之坦途?惟常怀此三思,如执明灯行于暗夜:思危则磐石安,思退则余裕生,思变则活水来。
故曰:思危非自扰,实为远见之锚定乾坤;思退非畏缩,实乃蓄势之弓引满待发;思变更非盲动,实属顺天之舟巧借长风。三思融贯,如鼎之三足,共承命运之重,使人于顺逆之境皆能从容如砥柱中流。但持此心灯照彻迷雾,方可在人生这盘纵横棋局中,走出山重水复,终得柳暗花明之境。
棋局未终须放眼,江河不尽总朝东。
危崖勒马缰犹稳,盛极抽身路自通。
莫守枯株待时兔,当随新火炼真铜。
三思铭骨行藏定,半世烟云一笑中。
- 上一篇:杨国忠构陷王鉷案:天宝权斗的致命反杀
- 下一篇:看图猜成语: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