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史上最大盗墓案:晚上挖古墓,白天抓超生
发布时间:2025-07-08 21:59 浏览量:1
本文作者
牧野身为自由撰稿人,拥有浙江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专业硕士学位,曾担任《青年时报》旗下《人文杭州》的记者,以及《潇湘晨报》旗下《湖湘地理》的记者。
地下幽冥世界与网红打卡点仅仅相隔一层黄土
岳麓山
作为新晋网红旅游地的长沙,还是一座古墓众多的城市。岳麓山是热门打卡地,常常人多得要采取限流措施,而实际上,它是历经2000多年、墓葬连绵的长沙墓葬区。
岳麓山为长沙湘江西岸周边丘陵山地的统称。这片区域的山间谷地,背靠山峦、面朝湘江,并且由于岳麓山有着“南岳之尾”的称号,自两千多年前的西汉起,便成为古人眼中极为适宜的葬地。
在西汉年间,吴姓和刘姓这两个长沙王家族,依次凭借长沙国的名号对长沙城实施统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西汉覆灭。处于长沙国的那个时期,只要有长沙王家族的成员离世,特别是当王和王后去世时,都会举办盛大的入葬典礼:用渡船装载着庞大的棺椁,从河东城区启程,把逝者安葬到岳麓山周边的山谷里。西汉结束之后,也有部分贵族或者平民在此处下葬,进而形成了一片相连的墓葬区域。
在长沙国时期,长沙是个荒僻且遥远的地方,是中原王朝流放罪臣之所。岳麓山下则是这座流放之城郊外的荒芜之地、逝者安息之处。他们未曾料到,两千年后的今天,此地竟都成了热闹的街市:位于岳麓山西北湖南财经学院内的,是刘氏长沙王后“渔阳”墓;处在三汊几大桥西侧的汉王陵,如今成了银星社区、时代倾城等居民区;4号地铁线设有“汉王陵公园”站,从名字便能知晓其与汉王陵有关……
汉长沙国王陵区就在铁门的后面
上邪:西汉长沙国奏响的生死悲歌
在长沙的众多古墓里,名气最大的当属马王堆汉墓。此墓的主人利苍,是西汉时期长沙国的丞相,而被称作“马王堆女尸”的辛追老太太正是丞相的夫人。
长沙国于公元前204年开始建立。江西余干人士吴芮,在跟随刘邦反抗秦朝、消灭楚国取得成功后,被封为长沙王,并且在湘江东岸修筑了王城。两年之后,他因浓郁的思乡之情(其家乡在江西余干县),没有疾病就离世了,和夫人合葬在湘江西岸,在长沙留下了首座长沙王陵。
相传,吴芮的夫人毛苹在湘江上泛舟时,曾对着吴芮吟唱了那首有名的汉乐府《上邪》。并且,这首歌曲调如此悲苦,背后或许存在一个缘由:朝廷铲除了多位诸侯王,吴芮由此担忧自身命运,毛苹这才满心哀伤地唱出“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样的心声。
长沙王吴芮雕像
听闻他于一场西汉宫廷宴饮结束后突然离世,死因是暴毙。
吴芮所建的长沙国历经5代传承,存续了45年之久。吴氏长沙国的末代国王吴著,于公元前157年离世。彼时的西汉朝廷,为削减诸侯王的势力,颁布规定:若诸侯王没有儿子能够继承王位,便要削除其王爵。尽管吴著在位长达22年,却终生没有儿子。如此一来,在他去世后,吴氏长沙国只能带着遗憾退出历史舞台。
吴氏长沙王离去后不久,刘氏长沙王登场,他便是汉景帝的皇子刘发。因刘发的母亲只是地位低下的宫女,所以他被封到偏远的长沙做王。刘氏长沙王传承了八代,历经163年,在王莽时期,随着西汉王朝一同落幕。
真没想到,长沙居然存在“土夫子”这一鲜为人知的职业。
干扰长沙岳麓山下这些长眠地下亡灵的,不只是城市的喧闹,还有与长沙国同样久远的“摸金校尉”。考古发掘显示,长沙国出现后没多久,就有盗墓者盯上了他们的墓葬之地;唐代也有人前来,以至于他们遗留在墓中的工具、生活用具等,如今也成了文物。
民国时期局势动荡,长沙的盗墓现象尤为泛滥。《盗墓笔记》与《老九门》所呈现的长沙盗墓风气,并非全然虚构——那时长沙城中确实存在一群“土夫子”。他们原本以售卖黄泥维持生计,地位低下,不过由于长期和泥土打交道,慢慢对土层了如指掌,正所谓“听风闻水便能判断南北,看土望木就能知晓西东”,于是他们开始对古墓动起了心思,还逐渐成为了墓葬地理方面的行家。
盗墓者使用的工具
新中国成立之后,盗墓者们逐渐收敛了行径,获得了从轻的处置。其中一些能力出众者,还被新组建的文物部门征召,摇身一变成为了考古工作者。听闻当年发掘马王堆汉墓时,有许多盗墓者参与其中。
然而,“土夫子”这一行业并未绝迹,直至现代,他们的作案手法更为“科技化”。除了炸药和雷管,各类挖掘机、排气扇以及电子通讯、勘探技术皆被运用。
“白天抓计划生育,晚上当摸金校尉”
位于三汊几大桥西侧的汉王陵区内,存在着一个风篷岭墓群。2006年,风篷岭1号墓发掘出包括金缕玉衣残片、金饼、青铜器等在内的重要文物,此外还出土了“长沙王后家杯”,经确认墓主为某一任长沙王后。
西汉时期的“黄肠题凑”于长沙风篷岭被发掘出土
不过,风篷岭2号墓在两年之后被盗墓贼抢先一步。2008年12月29日,文物部门前往原望城县公安局报案,称望城风篷岭2号墓遭遇被盗,被盗文物价值极高。长沙刑警赶到现场勘查后发觉,盗墓贼掌握了一定的考古知识,还配备有专业的盗墓工具。从现场的作案痕迹能够看出,他们利用炸药炸开了盗洞,而且采用了能够加固盗墓的特殊爆破方式,因此盗墓者能够径直向下挖掘。
通过细致侦查,警方掌握了一个涵盖长沙本地居民、江西人和山东人的大型盗墓团伙的情况,在2009年年初,一下子把以刘胜利为头领的10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刘胜利,当时担任开福区新港镇计生办副主任一职,身为公务员的他,却对地理研究兴致盎然,对墓葬周边环境十分熟悉。团伙成员都称他为“贼王”,有人还打趣说他“白天负责计划生育工作,晚上化身摸金校尉”。
古墓处于地下,环境错综复杂,盗墓者通常得四处挖掘,打出好几个盗洞才能够进入墓室。然而,刘胜利依靠自身“看风望水”的本事,对于所有墓葬仅需打一个盗洞就能见到棺椁。
林细生、刘胜利等二十七位被告人
确定墓穴位置后,他纠集了一个团伙,成员有十多人,其中有来自山东、江西等外省的人。在两个月时间里,这个团伙把望城境内的二十多座古墓盗掘一空,这些古墓涵盖汉代、战国以及明清时期。
刘胜利团伙获取墓葬中的陪葬物后,迅速把赃物运出城外,连夜前往外省销赃,没留下丝毫线索。当时,这起案件是长沙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盗墓案。
长沙王玺
警察在刘胜利家中查获了五十多件漆器、两块玉璧、一把青铜剑、四只玉手镯。此前长沙古玩界盛传的两枚长沙王金印,的确已被刘胜利盗取。其中一枚金印和部分文物,以三百五十万元的价格卖到了山东;另一枚金印,至今下落不明。
- 上一篇:天津市历朝所设、所属行政区划
- 下一篇:古韵今声|屋檐上的祈愿“千秋万岁”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