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东方圣人预言:《推背图》1 - 10象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5-25 11:16 浏览量:10
《推背图》作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相传由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 ,旨在推算大唐国运。
然而李淳风推演起来一发不可收拾,竟算到了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劝其天机不可再泄才作罢,《推背图》由此得名。
全书共有六十幅图像,每幅图下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朝开始直至未来的诸多重大事件。下面,让我们揭开其前10象的神秘面纱。
谶曰: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颂曰:自从盘古迄希夷,虎斗龙争事正奇。悟得循环真谛在,试于唐后论元机 。
这一象开篇点题,以宏观视角阐述世间万物循环往复的规律。天地茫茫无边无际,就像宇宙的浩瀚让人难以捉摸尽头。日月交替,昼夜更迭,寒暑变化,历史的车轮也是如此,朝代的兴衰、国家的治乱不断循环。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远古未知的时代,世间争斗不断,而这些现象背后蕴含着循环的真谛。
此象是全书的总纲,暗示后续所预言的朝代兴亡交替,也都遵循这一循环规律,引导读者从循环的角度去理解后续的预言。图中一般画着两个相扣的圆环,红为日,白为月,象征阴阳循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
谶曰:累累硕果,莫明其数。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颂曰: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
此象预言唐朝国运。图中常绘一盘果子,代表李唐皇室,果实数量暗示唐朝皇帝的数量。“累累硕果,莫明其数”寓意唐朝帝王众多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指每个皇帝代表一代传承,新老交替。“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二九”代表唐朝国祚289年,表明唐朝在中原大地生根发展、繁荣一时。“阴盛阳先竭”则预示着武则天称帝这一历史事件,武周时期女性掌权,打破传统男尊女卑格局,唐朝的男性皇权受到冲击。金圣叹点评认为一盘果子即李实,其数二十一,自唐高祖至昭宣共二十一主 。
谶曰:日月当空,照临下土。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颂曰: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毫无疑问,这一象直指武则天称帝。“日月当空”组成“曌”字,正是武则天为自己所造之名,象征她如日月高悬,君临天下。“扑朔迷离,不文亦武”形容武则天的统治充满神秘色彩,且她既有政治才能又有军事谋略。“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讲述武则天曾入感业寺为尼,参禅礼佛,后又重回皇宫,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意思是武则天大肆诛杀李唐宗室,但李唐根基未灭,最后还是恢复了李唐统治,而在武周时期,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掌权者,雌雄难辨 。
谶曰:飞者不飞,走者不走。振羽高冈,乃克有后。
颂曰:威行青女实权奇,极目萧条十八枝。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
此象预言唐朝张柬之等大臣发动政变,推翻武则天统治,恢复李唐江山。“飞者不飞,走者不走”描述当时局势诡异,各方势力看似按兵不动实则暗流涌动。“振羽高冈,乃克有后”寓意李唐皇室如在高冈振翅的飞鸟,虽经磨难但后继有人。“威行青女实权奇”,“青女”象征武则天的威严,其统治手段强硬。“极目萧条十八枝”,“十八枝”指代唐朝皇帝,表明武则天时期李唐宗室凋零。“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猴儿”指张柬之(其生肖属猴)等大臣,他们齐心协力扶持李唐,让摇摇欲坠的李唐王朝得以恢复 。
谶曰:杨花飞,蜀道难。截断竹箫方见日,更无一吏乃平安。
颂曰: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木易若逢山下鬼,定於此处葬金环。
这一象精准预言了安史之乱。“杨花飞”暗指杨贵妃,“蜀道难”预示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逃往蜀中艰难险阻。“截断竹箫方见日,更无一吏乃平安”,“竹箫”代表“肃”字,指唐肃宗即位后才看到平叛希望,“更无一吏乃平安”寓意叛乱平息。“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形象描绘安禄山在渔阳起兵叛乱,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逃往蜀中。“木易若逢山下鬼,定於此处葬金环”,“木易”为杨,“山下鬼”是嵬,即马嵬坡,杨贵妃在此香消玉殒 。
谶曰:非都是都,非皇是皇。阴霾即去,日月复光。
颂曰: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乾坤再造在角亢,四海无波静八方。
此象讲述郭子仪等中兴名将平定安史之乱,再造唐朝。“非都是都,非皇是皇”指唐玄宗逃往蜀中,长安被叛军占领,局势混乱,后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形势转变。“阴霾即去,日月复光”表明安史之乱被平定,唐朝重见光明。“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两京”指长安和洛阳,唐军收复两京,皇帝东归。“乾坤再造在角亢”,“角亢”代表东方,寓意在东方将领(郭子仪等)努力下唐朝得以复兴。“四海无波静八方”描绘天下恢复太平 。
谶曰: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破关客乍来,陡令中原哭。
颂曰:蝼蚁从来足溃堤,六宫深锁梦全非。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 。
这一象预言吐蕃侵犯唐朝。“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形容吐蕃军队众多,来势汹汹,所到之处山川仿佛都被其限制。“破关客乍来,陡令中原哭”,吐蕃攻破唐朝边关,给中原百姓带来灾难。“蝼蚁从来足溃堤”,比喻吐蕃虽小却能像蝼蚁溃堤一样给唐朝带来巨大威胁。“六宫深锁梦全非”描绘唐朝宫廷因战乱而陷入混乱。“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重门金鼓”体现战争氛围,“土口”组成“吉”字,或暗示吐蕃在一段时间内占据优势,给唐朝带来伤痛 。
谶曰:朵朵李花飞,帝曰迁大吉。干戈未弭,能覆能载。
颂曰:天子蒙尘马首东,居然三杰踞关中。孤军一驻安社稷,内外能收手臂功 。
此象预言藩镇割据,李希烈等叛乱。“朵朵李花飞”象征李唐皇室受冲击,局势动荡。“帝曰迁大吉”可能指皇帝无奈应对叛乱,做出迁都等决策。“干戈未弭,能覆能载”,表明战乱不止,藩镇势力强大,既能颠覆政权也能被政权所包容(招安等情况)。“天子蒙尘马首东”,指皇帝因叛乱被迫出逃。“居然三杰踞关中”,“三杰”指割据关中的藩镇势力。“孤军一驻安社稷,内外能收手臂功”,可能是指有忠臣良将力挽狂澜,稳定局势,朝廷内外齐心协力平叛 。
谶曰:非白非黑,草头人出。借得一枝,满天飞血。
颂曰: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河川日色红。一树李花都惨淡,可怜巢覆亦成空 。
这一象预言黄巢起义。“非白非黑,草头人出”,“草头人”合为“黄”字,指黄巢。“借得一枝,满天飞血”预示黄巢借起义之势,给天下带来战乱与杀戮。“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河川日色红”,形象地描绘了黄巢起义声势浩大,战争惨烈。“一树李花都惨淡,可怜巢覆亦成空”,“李花”代表李唐,寓意黄巢起义使李唐王朝走向衰落,如同鸟巢倾覆,李唐的辉煌不再 。
谶曰: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泅水不涤,有血无头。
颂曰: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不但我生还杀我,回头还有李儿花 。
此象预言朱温篡唐。“荡荡中原,莫御八牛”,“八牛”合为“朱”字,指朱温势力在中原崛起,无人能挡。“泅水不涤,有血无头”,形容朱温篡唐带来的血腥杀戮,罪恶难以洗刷。“一后二主尽升遐”,指唐昭宗的皇后和唐昭宗、唐哀帝先后死去。“四海茫茫总一家”寓意天下虽然混乱,但最终会走向统一。“不但我生还杀我,回头还有李儿花”,朱温背叛唐朝建立后梁,而李唐虽被推翻,但后续又有李姓势力(如南唐自称继承李唐正统)兴起 。
《推背图》的前10象,从宇宙循环规律开篇,到唐朝国运的兴衰起伏,包括武则天称帝、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以及朱温篡唐等重大历史事件,以隐晦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构建起一个宏大的历史预言框架。
尽管其预言的准确性和神秘性引发无数争议,但它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颗独特的明珠,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索其中蕴含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