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北征乌桓途中,为何去碣石观海?
发布时间:2025-10-08 14:10 浏览量:1
东汉末年,谁能想到曹操一边带兵杀乌桓,一边还敢爬到碣石山观大海,写诗?好端端一个征战头领,装什么浪漫?这样的场面谁见过?!
一群人还在为袁绍和曹操谁更厉害吵,曹操已经带几万人冲到北方杀乌桓去了,手还握着一卷诗,说自己要看海。大家只知道三国打得火热,有谁关心乌桓是啥人?那么多地名、族名,到了今天,几句诗就让人觉得这人不凡。到底是真有闲情,还会文武,还是曹操心里另有算盘?
袁绍以前人多地广,四州在手,可惜后面内乱,儿子们争权,直接把老爸几十年的苦心全给败光。袁尚带着残兵败将投奔乌桓,其实乌桓这些人一直都不是省油的灯,自己住大草原,也不是汉人。鲜卑和乌桓原来是一家,后来打出两个新名字,一个住北边,一个住南边,各山为号,没文字,记事全靠木头刻几个口子,连姓都没,全靠牛羊马祭祀。
乌桓讲究女人,本事最强的人才能称老大,传不了子传不了弟,全靠选拔。女人家里才是真大腿,男的要想娶媳妇必须上门干活一年半载。家族里吵架,儿子敢杀父亲兄弟,谁也不敢动母亲。怪不怪?可人家就是这样,汉人管不着。那年代上谷、渔阳一带,乌桓满地都是,后面跟鲜卑混着住辽河下游、河北东北这一大片地,三郡乌桓人最多。
曹操杀过去时,乌桓早就不服管。东汉靠乌桓打匈奴,后来乌桓自己强了,兵也多了,很多汉兵见了都怕。往后东汉一塌糊涂,乌桓明面上还说算汉人的臣子,实际上自己过自己的。曹操杀到这么远,就是要彻底把乱局一锅端了。他打的是袁尚和乌桓一块儿,要么全杀,要么彻底管下去。
碣石山你知道在哪不?过去海边现在离海十几里,但当年是真贴海边的,秦皇汉武都爬过,帝王出游专门选这儿,有气场,能看辽东湾、渤海,背后是燕山,前面一片大平原。曹操那天站山顶,一边秋风萧瑟,一边洪波涌起,还搁着日月星辰,他写诗其实也是在气自己的队伍,镇住一堆乌合之众。曹操不是文人是假文人?他一边杀头一边写诗,是真性情还是自夸?
要说乌桓,谁见过剃光头留辫子的男人?和汉人根本不是一样,打仗也狠,汉王朝能管他们几年,说翻脸就翻。乌桓跟鲜卑语言都近,没文字,刻木当书,女人地位高,娶媳妇得送马牛羊。人家小帅大人全凭本事,选出来都能打会管事,不兴传家。真要打仗乌桓能把周边汉军都怼回去。
官渡之后,曹操和袁绍之间再无回头,一方胜一方败,袁绍死了,袁尚逃,河北整个乱成狗窝。曹操是乘乱往北逼,袁尚、袁熙全都想借乌桓翻盘。乌桓其实也怕曹操,一旦东汉没了,他们就是下一个被收拾的。
你说一个大军头子在征战路上写诗,是不是有点矫情?还是有大心思?老百姓苦得要命,天底下到处是仗,曹操站在碣石山写诗,有几个人懂?有人说那叫大气,有人说就是装。也有可能他在用诗鼓劲,想用景色把自己和士兵的心气提起来,这一仗不能只是杀袁尚,还得收服乌桓,让天下一统,看海就是宣告领土到了天边。可真是那样?
碣石山几千年一直都是帝王必去,能让人觉得有气派。乌桓有时候帮汉人对抗匈奴,有时候又想着自己做主。汉武帝曾靠乌桓打匈奴,后来霍去病还给了牧地。乌桓五部各有老大,汉朝还弄个护乌桓校尉专门看着,结果一乱起来什么规矩都没了。
曹操此时何等胸襟,北征不是光打仗,他要看的其实是天下局势。有些人笑他会做诗,说是秀,实际上乱世里谁不愿留一笔带劲的东西?沧海变来变去,今天是岸,明天可能就是田。你说站大海边能想到啥?
乌桓到底算不算汉人的朋友?他们能被收拾得服不服?朝廷给地放牧的时候,他们还乐得就不跟匈奴混,可一见朝廷虚,马上一点情面不留,改帮自己的亲兄弟。老百姓摆摊卖粮,打仗的在野外砍人,乌桓送牛送马娶媳妇,汉朝拼命收编也没用,光靠一个校尉能管住他们么?
曹操灭袁尚,杀单于蹋顿,柳城屠得血流成河,那阵仗有人见过?后来三国那些英雄全讲究对得起天下,谁靠什么都要撑住场面,曹操写“观沧海”,其实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这一片地他都管得着。你说大海边站一圈老兵,能不能真看明白谁胜谁负?沧海桑田,英雄到底是自己造还是让时代逼出来?
碣石山现在谁都能去旅游拍照,可那年代,帝王去一趟就是宣示权力,老百姓心里清楚,谁能爬那山谁就是老大。曹操当年在那儿唱诗,赵家、李家、王家,谁不服?乱世英雄就该这样做事?还是真该低调做人?咱普通人如果有机会站海边,你会想什么?
今天你说曹操是英雄,他有感情,有谋略。也有人说他是奸雄,矫情。你看完这些乱事,会不会觉得当年乌桓被灭也只是必然?要是乌桓真反了汉朝,结局能差多少?站在碣石山头上写诗的曹操到底想过哪些事情?换成你,敢不敢说说自己的看法?烂泥地里草会不会比花还硬气?谁想过这样的日子?
你家里有老人讲过三国的事么?现在你看到这个诗、这个山、这些事,会不会也想问问家里人,他们觉得谁是豪杰,谁是小人?三国那么乱,到底是曹操有智慧,还是袁绍、乌桓没看清时势?你要是也在那个大时代,会帮谁?当个兵,做个老大,还是安稳过自己的日子?
曹操“观沧海”是咋样?能不能叫做真性情?时代变成这样,每个人都在站队。你觉得自己能做啥?谁的选择更有意义?大家愿不愿意转发出去,告诉更多人你心里的答案?
- 上一篇:蓟韵金秋 外埠游客占比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