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奇谭:一枚乱世铜钱,为何让藏家痴狂千年?
发布时间:2025-07-19 10:27 浏览量:1
在人声鼎沸的古玩市场里,各式古物琳琅满目,铜器的斑驳、瓷器的温润、玉器的莹洁共同编织着时光的经纬。当你的目光扫过一堆锈迹斑斑的铜钱时,或许并不会过多停留。可若摊主指着其中一枚说这是 “顺天元宝”,你可能会饶有兴致地拿起端详片刻,感受一下岁月在铜面上留下的痕迹;但要是他突然压低声音,眼神里带着几分神秘,告诉你 “这是得壹元宝”—— 懂行的人怕是瞬间心头一震,呼吸都要停滞半秒。古泉界流传千年的那句 “顺天易得,得壹难求”,就像一道无形的惊雷,在耳边轰然炸响。这枚看似普通的铜钱,为何能让无数藏家魂牵梦绕,痴迷千年?故事的序幕,要从唐朝那场足以撼动帝国根基的惊天巨变缓缓拉开。
公元 755 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禄山率领的铁骑如同滚滚洪流,踏碎了长安城内歌舞升平的盛世幻梦。这场持续八年的烽火战乱,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安史之乱”。战火纷飞中,大唐的繁华如同风中残烛,摇摇欲坠。当时间来到 761 年,战局陷入胶着,叛军首领史思明凭借着强悍的兵力攻占了东都洛阳。这位在乱世中崛起的枭雄,深知想要稳固自己的统治,必须彰显 “天命所归” 的气象。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 下令熔毁洛阳城内的铜佛,用这些象征着信仰与神圣的铜料,铸造属于自己的新钱。就这样,得壹元宝在一片争议与动荡中诞生了。
“得壹” 二字,并非史思明凭空臆造,它取自道家经典《老子》中的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史思明妄图借这二字昭告天下:自己才是那个能够终结乱世、重归一统的 “真命天子”。得壹元宝的钱文大气磅礴,笔力遒劲,据传可能出自大书法家欧阳询之子欧阳通之手。欧阳通继承了父亲的书法精髓,又自成一派,他笔下的文字在这方寸之间,既留存着盛唐书法的雍容气度,又透着乱世枭雄的勃勃野心,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复杂与激荡。
然而,天命似乎总爱和野心家开残酷的玩笑。“得壹” 钱流通市场不过短短数月,史思明的军队就在前线接连遭遇惨败,战局急转直下。惊惶失措的史思明开始疑神疑鬼,他认为 “得壹” 二字寓意不祥,仿佛暗示着自己只能拥有 “一时之运”,难以长久。在巨大的恐惧与焦虑驱使下,他慌忙下令停铸得壹元宝,并且大规模回收已经流通的钱币进行熔毁,随后改铸 “顺天元宝”,希望以此扭转战局,求得命运的转圜。
正是这一戏剧性的转折,让得壹元宝与顺天元宝在古泉收藏史上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记,造就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得壹元宝:由于铸造流通时间极短,再加上史思明下令回收销毁,其存世量稀少得令人咋舌。据专家估算,真品存世量不过百余枚,版别也仅有数种。每一枚得以留存至今的得壹元宝,都像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承载着那个年代惊心动魄的战争、权谋与兴衰。
顺天元宝:虽同为史思明所铸,但它的铸造时间更长,铸造数量也远多于得壹元宝,因此遗存下来的数量相对较多。也正因如此,坊间才有了 “顺天易得” 的感叹。
“得壹难求” 这四个字,在收藏市场早已不是简单的俗语,而是化为了真金白银的惊叹号。2010 年,一场备受瞩目的古钱币拍卖会上,一枚品相完好、锈色自然的得壹元宝,经过多轮激烈竞价,最终以近百万人民币的高价落槌,让在场的藏家们唏嘘不已。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通的顺天元宝,在市场上的价格不过数千元。即便同为顺天元宝,细微的差异也会导致巨大的价值鸿沟,比如背上有月纹的顺天元宝,其价值就远超普通的光背钱。
收藏界对于这两枚钱币的追逐,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真伪生死线:得壹元宝的珍贵,让无数造假者趋之若鹜,市场上伪作充斥。想要辨别其真伪,必须从铜质的细腻程度、锈色的自然与否、文字的神韵风骨等多个维度进行精准鉴定。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一着不慎,就可能落入圈套,落得个千金散尽的结局。
:在收藏界,品相是决定古钱币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枚文字清晰、笔画完整、锈色温润自然的 “得壹”,其价值可能是那些残缺不全、文字模糊的得壹元宝的数十倍。即便是历史的尘埃,也要在美学的天平上仔细称量。晚清金石大家鲍康曾在《观古阁泉说》中喟叹:“得一钱,虽裂纹错综,仍不忍释手,盖知此物之将成星凤也。” 这寥寥数语,道尽了藏家们面对这千年遗珍时,内心的那份战栗、敬畏与虔诚。
当我们将一枚得壹元宝轻轻置于掌心,指尖触摸到的不仅仅是冰凉的铜绿,那铜绿之下,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它是洛阳佛寺里的钟磬在叛军的熔炉中发出的悲鸣,是史思明帝王美梦破碎后仓皇逃离的回响,更是盛唐那璀璨光辉被乱世铁蹄无情踏碎后,残留的一缕微弱残影。这方寸之间的铜钱,竟如同历史天平上最敏感的砝码,精准地称量出一个王朝在兴衰交替中的剧痛与挣扎。
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即便是曾经相对常见的顺天元宝,也渐渐从寻常市井中淡出,成为藏家们争相收藏的对象。那句古老的 “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仿佛一道穿越千年的谶语,在时光的长河中不断回响。下一次,当你低头凝视一枚古钱时,不妨细细辨认它的文字与纹路 —— 在它沉默的锈迹之下,或许正封印着一个帝国最惊心动魄的黄昏,一段被岁月尘封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