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仙——从帝俊到玉皇大帝

发布时间:2025-11-17 07:58  浏览量:2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天界的领袖是玉皇大帝。别的不说,单是从称号上就可以看出来,他是大帝,能不是上天帝国的首脑人物吗?

可是,这位玉皇大帝起初并不是人们心目中的天界首脑,人们推崇的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帝俊(又作“帝夋”,是华夏神话中的上古天帝,仅见于《山海经》,为殷商先民的最高天神,学界普遍认为其与帝喾、帝舜为同一神祖的不同称谓)。

后羿射日

传说尧的时代天空同时出现了10个太阳,羿射去了其中的9个,这个传说在中国流传相当广。据《山海经》记载,10个太阳都是帝俊的儿子(帝俊妻羲和生十日),派羿下凡射日的也是这个帝俊。由此说来,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天界统治者应该是帝俊,而不是玉皇大帝。

先秦时代也不存在玉皇大帝的概念。商、周两代,中国人都是信仰“帝”的,这个帝虽然不敢肯定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的帝俊,但也绝对不能说是玉皇大帝。

不要说是作为上天的主神出现,就是出现玉皇这个名字,最早也是南北朝时期的事。南朝道士陆修静在《三洞珠囊》中说:“在佛为留秦,在道为玉皇。”这是第一次出现玉皇的称号。

而玉皇大帝真正地成为天界最高统治者则是在宋朝

宋真宗崇尚道教,为神化统治、掩饰对辽“澶渊之盟”的屈辱,亲自导演了“天书下降”的闹剧。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称梦见神人降旨,于左承天门获得“天书”,其上有“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之语。此后又多次炮制“天书”事件,为赵宋王朝披上“君权神授”的外衣。

大中祥符七年,他加封玉皇大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时再加封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在宋代帝王的推崇下,道教兴盛,玉皇大帝的地位飞速上升。

“玉皇大帝”是简称,标准的全称应该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清.本刻云篆符文版《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对于他的出身,道教经籍《高上玉皇本行集经》载:很久以前,有个光严妙乐国,净妙王与宝月光王后年老无子,遂祈求真圣。王后梦见太上老君抱婴儿自天而降,求而得之,于丙午年正月初九日时生下一子,即后来的玉皇大帝。他舍弃王位,在普明香严山修道,历三千二百劫证得金仙,号“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又经亿劫始证玉帝。

“劫”是佛教用语,意为“远大时节”,古印度传说世界每过若干万年毁灭重生一次为一劫。《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中,一劫时长说法未明,但依其修行“三千二百劫又经亿劫”推算,玉皇大帝的存在远超宇宙演化的时间尺度;《西游记》则说他经历1750劫,每劫129600年,共修行22680万年,二者说法差异源于神话体系的不同演绎。

玉皇大帝称号中的“玉”字,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玉有不变不坏之性,象征他如白玉般永生主宰上界;二是道教认为服食玉可长生,玉象征纯洁,他以3200劫的修行证明长生,故得“玉皇”之称。

《酉阳杂俎》

关于玉皇大帝的身世还有一种非正统的说法,唐代《酉阳杂俎》载:天翁姓张名坚,字刺渴,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区西南)人。他因养白雀获罪于当时的刘姓天帝,屡遭迫害却因白雀预警而化险为夷。后趁刘天帝下凡时,偷乘其白龙车登天,更换仙官,篡夺了天帝之位。此说虽荒诞,却反映了民间对玉皇身世的猎奇式想象,与道教正统记载的“修行证道”源流不同。

综上,玉皇大帝的信仰地位是在宋代帝王推崇道教的背景下确立的,其身世融合了道教经典的修行传说与民间的猎奇演绎;而帝俊作为上古天帝,是商周时期先民信仰的核心,二者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别代表了天界的最高权威。